内容详情
摩鑫注册-摩鑫-平台MAX
作者:an888    发布于:2024-03-31 08:29  

  摩鑫注册-摩鑫-摩鑫平台-摩鑫MAX1977年,湖北随州(当时为随县)一单位扩建厂房,偶然让一座战国早期的大型墓葬重现人间。墓葬中出土的大量青铜器,反复铭刻着一个人的名字——

  可就是这样一座“无名之辈”的墓葬,却出土了各种器物和竹简达15404件,仅青铜器就达6239件,其种类之丰富、工艺之精良,令人叹为观止。

  尤其是雄踞于古墓中央的一套大型编钟,更是震惊世人,它由65件乐钟组成、总重高达4.4吨,是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音律最全、保存最好的编钟。

  这些宝物究竟从何而来?这座古墓又埋藏着多少秘密? 从1978年到现在,历经四十多年的研究,“曾侯乙”的身份终于愈发清晰。

  河流的冲积,使这里形成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平原,向南可顺涢水而下,直达江汉平原腹地,向北可经襄阳连接中原,被称为随枣走廊。

  河山之利、区位之便,使得随州很早就成为华夏先民的生存据点,数十处新石器时代遗址遍布随州。

  到了商周时期,这里更成为一条重要的青铜走廊。庞大的青铜器需求推动着中原王朝向外扩张,来自湖北、湖南、江西的铜锡铅等矿料,沿着长江和涢水,经随枣走廊北上,人称“金道锡行”。

  (“金道锡行”语出春秋早期曾国青铜器铭文,意为“运输铜和锡的通道”,随枣走廊为其中一条。)

  为了掌控这条要道,并防止蛮夷入侵,周天子在此分封数个姬姓诸侯国,即所谓“汉阳诸姬”(周王室亦为姬姓),其中实力最强者即是以随州为中心的曾国。(“曾国”之名虽不见史册,其考古遗存却极为丰富,被称为“挖出来的诸侯国”。)

  西周早期,曾国忠心辅佐周天子,多次征讨反叛的诸侯及部落深受王室倚重,因其位于汉水以东,故又号称“汉东大国”。

  曾国崇尚礼乐,将中原的礼乐文明带到南方,而控制青铜走廊的便利条件又为之后青铜器的大量铸造提供了可能,再加上周王室对曾国的赏赐,历代曾侯仅在随州一地就留下了包括12套编钟在内的众多精美乐器。

  然而,自西周末期以降,周室渐衰、诸侯并起,与曾国相邻的异姓诸侯国楚国,亦在这一时期快速崛起,从公元前706年起的上百年间,楚国不断侵扰曾国,史家在《左传》中多次记录道“随师败绩”“随侯惧”“随人惧”。(曾国与史书中记载的随国是否为同一国家,是曾国考古的核心问题之一。)

  2400多年前的某一天,曾侯乙接到了一件来自楚王的赠礼,一件高近一米、重达134.8kg的青铜镈钟,这件镈钟先是被悬挂于曾国的宗庙之中,而在曾侯乙去世之后,它又替换了陪葬的一套大型编钟中,位于正中央的一件,与曾侯乙一同长眠。

  随着周天子日渐衰微,曾国掌握了相当丰富的青铜原料,曾侯乙决定用这些原料,做一套象征着王权与秩序的“国之重器”——编钟。

  他召集能工巧匠,第一步是确定各种原料的比例,战国时期的人们已经发现铜、锡、铅的不同配比会导致铸成的青铜器具备不同性质,人们将其总结为“六齐”。

  就编钟而言,锡太少,音色便不够丰满悦耳,锡太多,钟体便会脆而易破,只有合理的铜锡比例才能铸出一口好钟。

  工匠们按照定量规范精心配比,以84%的铜、14%的锡、不到2%的铅,冶炼出最适宜铸钟的铜液。

  接下来便是铸造,工匠采用了当时最流行的范铸法,即先以陶土烧制成模,形成一内一外两个“范”,再将铜液浇入两范之间的空腔,待其凝固后敲碎陶范,便可得到特定形状的青铜器。

  曾侯乙编钟共有三种形制,包括1件镈钟、19件钮钟、45件甬钟。楚王赠送的镈钟,因周身遍布精美的花纹而得名,体积硕大、形态庄重。

  这是一种神奇的造型,它能加快钟体振动的衰减,进而缩短发声时长,当多个编钟次第发声时,彼此之间便不会相互干扰。

  此外,合瓦形结构还赋予了编钟,另一个神奇之处“一钟双音”。在敲击同一个乐钟鼓部的正面和侧面时,会发出两个音高不同的乐音。这两个音因而被称为“正鼓音”和“侧鼓音”。

  “一钟双音”的存在,使得编钟能够发出更多、更广的声音,其上更是用近三千字的铭文。系统记载了包括“一钟双音”在内的。当时的音乐学理论,堪称先秦音乐的“百科全书”。

  不过,刚刚铸造成型的乐钟还只是一个钟胚,其音调尚不精确、稳定,工匠们因而进入下一个环节

  开始对钟胚进行精细的调音。在这一凝聚着古人智慧的过程当中,一把名叫均钟的五弦器登场了,它似琴非琴、似瑟非瑟,是一种用来定律调音的工具。

  工匠一面在均钟上弹出预期的音高,一面敲击钟胚使其发出声响,并“以耳齐其声”以耳测的方式比较这两个音的高低,再用锐石对钟胚内壁进行打磨。

  作为一种体鸣乐器,编钟的钟体越小、钟壁越厚,其振动频率就越高,音高也就越高。

  因此,工匠们会先将钟胚铸厚一些,而后通过反复打磨内壁,逐渐将其音高调低,直至达到理想效果。

  这样一来,曾侯乙拥有了65个音高各异的乐钟,但它们还尚未成“编”,还不是一套统一的编钟,这时就需要第四个环节——编列。

  所谓编列,指的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将多个乐钟编排成序列,早期的编钟多3件、8件或9件成编,形制亦较为单一。

  而曾侯乙所处的战国早期,编钟已进入其发展的巅峰,他将65件乐钟分为三层八组,每组均七声齐备,可独立演奏乐曲,并以钮钟在上、甬钟在下为原则,以各组组内的音阶为顺序,将它们依次悬挂于铜木架上。

  在音阶上,它突破了西周雅乐五声音阶的限制,增加了“变徵”、“变宫”两音而变为七声。

  曾侯乙为这套编钟安排了五名乐师,有两人各执一根撞钟棒,撞击下层大钟,另有三人各持两个钟槌,敲击上中层钟。

  同时,出于礼制规范的要求,在演奏编钟时,五名乐师均须面向欣赏者,背对着编钟进行敲击,以示对主人和宾客的尊重。因而需要长时间的排练,才能找到准确的敲击部位。

  (彩漆木雕鸳鸯形盒,及其上绘的《撞钟图》;据学者研究,该图记录了编钟演奏者的站位和敲击方式,图片来源@随州市博物馆,制图@罗梓涵/星球研究所)

  排练纯熟之后,编钟终于被搬上了舞台,而某位重要的来宾,亦或许恰在此时造访了曾国,在回荡的编钟声里,一场曾侯乙精心准备的宫廷盛宴,拉开帷幕。

  战国时代,诸侯奢靡享乐之风盛行,他们已经不满足于肃穆庄重的西周雅乐,更多变的音乐风格、更丰富的乐器种类出现在舞台之上。

  首先,是整场演出的旋律部分,曾侯乙在编钟之外,还安排了一组规模同样庞大的编磬。

  它包含32块由石灰石和大理石制成的石磬,磬的表面打磨得极为光平,音色比编钟更为空灵清脆。演奏时,乐师双手执槌轻轻敲击鼓部,有单击、双击、轮击、刮奏、摇奏等多种演奏方式,其声薄如月光照映于钟声的海洋上,组成“金石之声”。

  除了编钟和编磬这样传统的大型打击乐器,曾侯乙还在他的乐队中加入了新兴的小型乐器,包括吹奏乐器笙、排箫、篪(chí)和弹拨乐器瑟,从而让整支乐队的表现力更为丰富。

  它们皆为单人演奏,管乐柔美婉转、弦乐疏朗清远,这种丝竹并陈、“鼓瑟吹笙”的格局,也逐渐演变为后世常见的器乐编排形式。

  ▼(曾侯乙墓中出土的上述四种乐器,图片来源@星球研究所,制图@杨宁/星球研究所)

  由于旋律性乐器众多,合奏起来难免快慢有别、轻重不一,因而需要专门的节奏性乐器来协调

  这支乐队的鼓共有三种建鼓、手柄鼓、扁鼓,其中建鼓体积最大、离宴席最近,是整个乐队最主要的鼓,它以长木柱贯穿鼓腔后插于底座之中,鼓面为皮革、鼓身为枫木、鼓座为青铜。

  就这样,编钟、编磬、笙、排箫、篪、瑟、建鼓、手柄鼓、扁鼓等众多乐器,和演奏者组成了庞大的乐队欢迎贵宾的到来。为了表示对来宾的尊重,曾侯乙呈列出他最好的礼器,有规格可与周天子匹敌的列鼎与列簋(guǐ)。

  还有代表着我国古代青铜制造工艺巅峰的青铜尊盘,其周身以透空的形式,添加了精细繁复的附饰,这些附饰用极为罕见的失蜡法铸就,玲珑剔透、错落有致。

  对于战国诸侯而言,宫廷宴饮是如此频繁,其排场又是如此奢靡,崇尚“事死如事生”的他们也往往在墓室陪葬品上沿袭这一格局,也正因为如此,才使我们得以重现这场盛宴。

  昏昏沉沉的曾侯乙送走了宾客,返回自己的寝宫,这里摆放着无数精美的私人用具,包括金器,

  但他或已无心把玩,这世上愈演愈烈的兵戈,和这个国家充满未知的未来,让他心力交瘁。

  重见天日的宝藏、历史、文明与曾经滋养着它们的汉东大地,以一种新的方式再度联结。

  曾侯乙墓的发掘,直接推动着随州城市能级的提升,2000年,地级随州市成立,成为湖北省最年轻的地级市。

  如今的随州,已成为鄂北地区的“新星”,其社会经济、城市面貌,正以欣欣向荣之势朝前迈进。

  这里是“中国香菇之乡”是华中最大的香菇集散地和加工出口基地,香菇与泡泡青、拐子饭、黑蒜等传统随州风物,并称为“随州四宝”。

  这里是“中国专用汽车之都”,以运输车、油罐车为代表的专汽产量,约占全国市场份额的10%,更是与武汉、襄阳、十堰等地组成,“湖北汽车工业走廊”,成为湖北省具有支柱地位的产业带。

  这里还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森林城市,在每年农历四月廿六日举办的“寻根节”,吸引着海内外华人来到炎帝神农故里,共谒华夏始祖。

  这里的“千年银杏谷”,有银杏树520万株之多、千年古银杏达308株,每到秋天,山水、草木、田园、农家遍著金装,极尽丰收之色彩。

  而曾侯乙,更是成为一个文化印记,深深烙在随州发展的轨迹中,在曾侯乙墓发掘现场的原址,一座精美的博物馆巍然矗立,展现着脚下土地的悠久历史。

  编钟则走入这里的大街小巷,在随州街头,随处可见各种以编钟为原型的创意设计,或具象、或抽象、或平面、或立体,展现着“中国编钟之乡”的风采。

  越来越多的人,因曾侯乙而知道随州、来到随州,因它独特的面貌而钟意随州、欣赏随州。

  而历经岁月的曾侯乙编钟,也终于焕发出新的光采。1978年8月1日,在它的故乡随州,曾侯乙编钟第一次公开敲响,演奏了《东方红》《浏阳河》等曲目。

  此后,专家对曾侯乙编钟进行了复制,原件被列入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极少再对外敲响,仅在特别重大的场合才展露真声。

  最近的一次,是在1997年香港回归之际,以曾侯乙编钟原件录制的,《交响曲1997:天·地·人》响彻特区上空。

  在距今遥远的几千年前,乐器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的乐器是礼器,有的乐器甚至是从劳动工具发展而来的,随着乐器的逐渐演变成型以及乐器种类、数量的增多,周代产生了我国最早的乐器分类方法——八音分类法。以不同的制作材料并根据当时的情况对乐器进行分类。“八音”就是我国最早按乐器的制造材料来对乐器进行分类的方法,最早见于《周礼·春宫》。在周末至清初的三千多年里,我国一直沿用“八音”分类法。

  主要是钟,钟盛行于青铜时代。钟在古代不仅是乐器,还是地位和权力象征的礼器。王公贵族在朝聘、祭祀等各种仪典、宴飨与日常燕乐中,广泛使用着钟乐。敲击钟的正鼓部和侧鼓部可发两个频率音,这两个音,一般为大小三度音程。另外还有磬、錞于、勾鑃,基本上都是钟的变形。

  各种磬,质料主要是石灰石,其次是青石和玉石。均上作倨句形,下作微弧形。大小厚薄各异。磬架用铜铸成,呈单面双层结构,横梁为圆管状。立柱和底座作怪兽状,龙头、鹤颈、鸟身、鳖足。造型奇特,制作精美而牢固。磬分上下两层悬挂,每层又分为两组,一组为六件,以四、五度关系排列;一组为十件,相邻两磬为二、三、四度关系。它们是按不同的律(调)组合的。

  土类乐器是陶制乐器,埙、缶,陶笛、陶鼓等。陶制的埙是古代就流行的乐器之一,属于吹奏鸣响乐器,早在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时期,埙的演奏就很盛行,延续至今。埙在古代用陶土烧制的一种吹奏乐器,圆形或椭圆形,有六孔(现在有八孔,九孔,十孔,双八度等,六孔埙目前市场上不常见)。亦称陶埙。以陶制最为普通。

  是指蒙着动物皮革的各种鼓。作为节奏乐器的鼓,是原始社会最早产生的乐器之一,“鼓”被称为“八音之领袖”。在原始社会,击鼓可能是氏族部落传递某种信号或者震慑、驱赶野兽而用。由于那时鼓框的制作材料大多为陶制或木制,鼓膜由动物皮蒙面,因此很难保存下来。建鼓与悬鼓不同的是支立的方式,建鼓通过一根长杆穿鼓腔而过,长杆插于鼓座从而将鼓立起。

  丝类乐器分为弹弦和拉弦两类,弹弦类有琴、瑟、筝,拉弦类有筑,都是指琴面张着丝制琴弦的乐器。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造丝的国家,丝类乐器也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乐器。《诗经》中常出现琴、瑟和鸣的诗句,如“琴瑟友之”、“鼓瑟鼓琴”,后人把二者演奏时和谐之声比喻成夫妻感情的融洽。

  筑曾是一件具有很强感染力的古老弦乐器,后来在历史长河中失去发展的动力而逐渐失传。从出土实物和文献记载相结合来看,其琴身张五弦,一弦一柱。整体形制狭长,项部尤细,演奏时其身向前斜放在地上,左手托持之,筑身斜置,筑尾着地,右手握细竹棒擦弦。冯洁轩先生对中国弓弦乐器的源流演变及发展进行深入研究,认为“筑”是我国最早出现的拉弦乐器 。

  这类乐器是周代八音中的色彩性乐器,主要有柷和敔,二者用于周代雅乐的演奏中。柷,其形状如木升,上宽下窄,演奏时用木棒左右撞击,用于历代宫廷雅乐,表示乐队奏乐开始。敔,其形状如伏虎,背上有27片薄板,演奏时用竹制用具刮奏,表示乐曲的终结。

  匏是类似葫芦的草本植物,匏类乐器是指笙、竽一类的乐器。作为中国最早可以吹奏和声的古老乐器,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据说春秋战国时期的笙已经非常流行,它与竽并存,在当时不仅是为声乐伴奏的主要乐器,而且也有合奏、独奏的形式。《韩非子•内储说》中记载有“滥竽充数”的故事。

  指箫、管、篪一类竹制的吹奏乐器,其中“箫”指排箫。排箫是世界上最为古老而原始的乐器之一,排箫是把长短不等的竹管按长短顺序排成一列,用绳子、竹篦片编起来吹奏。我国古代排箫的称谓很多,有“比竹”、“凤翼”、“籁”等别称,但并不写作“排箫”之名,只命之为“箫”。排箫的箫管作参差状,因此也有“参差”之名。篪是中国古老的横吹竹管乐器,底端封闭,外形与笛相近,但发音原理有异,因此吹奏方法也各不相同。

  正是因为中国古代乐器能刚能柔,富于色彩变换,《尚书》中才会出现八音克谐的理论。“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天相夺伦,神人以合。”意为诗歌咏唱、乐器演奏都要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必须“金石以动之,丝竹以行之,诗以道之,歌以咏之,匏以宣之,瓦以赞之,革木以节之。” 达到美妙和谐、悦耳动听,神人以合的理想境界。不难看出“八音克谐”是《尚书》中美学观点的重要表达。其观点对于当今民族乐团配器的研究仍具有借鉴意义。

  弹拨乐器:筝,古琴,杨琴,独弦琴,琵琶,阮,月琴,三弦,柳琴,冬不拉,扎木聂

  华夏古音起源:《诗经》,载有自公元前11世纪至前6世纪305首古代乐歌。字里行间多述如:《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诗经·小雅·甫田》:“琴瑟击鼓,以御田祖”;《诗经·郑风·女曰鸡鸣》:“琴瑟在御,莫不静好”;等等,这意味着当时的音乐已在社会生活各个层面深入广泛地渗透;另更早期也有神农作琴、黄帝造琴、唐尧造琴等等传说,舜定琴为五弦,文王增一弦,武王又增一弦为文武七弦琴。古琴为古代乐器中的丝这一类别,丝更是八音之首,这说明了我华夏文化积累在音韵领域的古早。

  乐器八音:《周礼·春宫》中述,“八音”就是我国按乐器的制造材料对乐器进行分类最早的方法:金(钟、铃等)、石(磬qìng等)、土(埙xūn等)、革(鼓等)、丝(琴、瑟等)、木(柷zhù、敔yǔ等)、匏páo(笙shēng、竽yú等)、竹(管、箫等)。又见《史记·五帝本纪》:“诗言意,歌长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能谐,毋相夺伦,神人以和。”

  金,古代称铜为金,指钲zhēng、钟、镈bó一类的金属乐器。钟盛行于青铜时代,钟在古代不仅是乐器,还是地位和权力象征的礼器。王公贵族在朝聘、祭祀等各种仪典、宴飨xiǎng与日常燕乐中,广泛使用着钟乐。敲击钟的正鼓部和侧鼓部可发两个频率音,这两个音,一般为大小三度音程。另外还有磬、錞chún于、勾鑃diào,基本上都是钟的变形。

  1977年9月,在距今2400年前的一座大墓,出土了震惊世界的一件乐器,那就是战国曾国国君的礼乐重器--曾侯乙编钟。钢琴有七个八度,曾侯乙编钟有五个半八度,音律很宽广。曾侯乙编钟是至今世界上已发现的最雄伟、最庞大的乐器,被誉为古代世界的“第八大奇迹”。有关部门曾对曾侯乙墓出土的成套编钟进行调音,结果表明战国时代已具有完整的十二乐音体系,打破了过去认为十二律是古希腊传来的说法,改写了世界音乐史。也是中国迄今保存最完好、音律最齐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代表了中国先秦礼乐文明与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最高成就,在考古学、历史学、音乐学、科技史学等多个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石,指用石头或玉石制作的乐器,如磬。《正字通·石部》:“石,乐器名,八音之一。”一般用石、玉制成,因大小厚薄不同而发出高低不同的音响。

  土,是指用陶土制成的乐器,比如缶fǒu、埙等。歌唱时击缶为节奏,《史记》中有蔺lìn相如迫秦王击缶的记载。古时候的音乐最初是宗庙典礼祭祀的雅乐主流,但由于周王的权力向各诸侯国下移,逐渐沦为各地诸侯的宫廷俗乐。《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记载的秦王击缶讲的就是当时为人奏乐相娱有失身份,所以秦王会借此在公开场合羞辱赵王:公元前279年:秦王与赵王会于渑miǎn池,秦王要求赵王鼓瑟后,蔺相如成功以死逼迫秦王击缶以回礼挽回颜面。

  陶制的埙在古代就是流行的乐器之一,属于吹奏鸣响乐器,早在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时期,埙的演奏就很盛行,延续至今。

  革,是指皮革制作而成的乐器,比如鼓。鼓和钟大都用于祭祀、舞蹈、庆贺、战争等方面,所以钟鼓往往合称,《诗经》中就有“钟鼓乐之”的诗句。“鼓”被称为“八音之领袖”。在原始社会,击鼓可能是氏族部落传递某种信号或者震慑、驱赶野兽而用。

  丝,是指弦乐器,如琴、瑟、筝、琵琶等,因其弦多以丝为之。古琴最初只有五根弦,内合五行,金、木、水、火、土;外合五音,宫、商、角、徵zhēng、羽。后来文王囚于羑yǒu里,思念其子伯邑考,加弦一根,是为文弦;武王伐纣,加弦一根,是为武弦。合称文武七琴。“静”可以说是琴音的最大特点,琴音也被称为“太古之音”、“天地之音”。古琴的三种音,散音、泛音、按音,都非常安静。散音松沉而旷远,让人起远古之思;其泛音则如天籁,有一种清冷入仙之感;按音则非常丰富,手指下的吟猱余韵、细微悠长,时如人语,可以对话,时如人心之绪,缥缈多变;泛音象天,按音如人,散音则同大地,称为天地人三籁。古琴造型优美,常见的为伏羲式、神农式、仲尼式、连珠式、落霞式、灵机式、蕉叶式、剑式等。主要是依琴体的项、腰形制的不同而有所区分。琴漆有断纹,它是古琴年代久远的标志。由于长期演奏的振动和木质、漆底的不同,可形成多种断纹,如梅花断、牛毛断、蛇腹断、冰裂断、龟纹等。有断纹的琴,琴音透澈、外表美观,所以更为名贵。古代名琴有绿绮、焦尾、春雷、冰清、大圣遗音、九霄环佩等。

  木,是指木制乐器,如拀zhù、敔yǔ、木鱼等。拀,亦名椌qiāng,形如方斗,上广下狭,敲击声音极响,多用于奏乐时指挥起止。敔,亦名楬 jié,状如伏虎,用于雅乐结束时。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柷,乐木空也,所以止音为节”。所以鼓敔谓之籈zhēn。——《尔雅释乐》

  匏是类似葫芦的草本植物,匏类乐器是指笙、竽一类的乐器。笙是中国古老乐器,属于簧片乐器族内的吹孔簧鸣乐器类,是世界上现存大多数簧片乐器的鼻祖。《尔雅·释乐》记载:“大笙谓之巢,小者谓之和。”在出土的殷(公元前1401~前1122)墟甲骨文中有“和”的记载。“和”即是后世小笙的前身。而竽和笙的区别是:笙体小、簧少;竽体大、簧多。《吕氏春秋. 仲夏纪》高绣注:“竽,笙之大者”。另《诗经》的《小雅.鹿鸣》写道:“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可见笙在当时已经很流行了。

  竹,是指用竹子制成的乐器,比如笛、筑、籥、笳、箫、管、篪chí、籁一类竹制的吹奏乐器,其中“箫”指排箫。制作笛的材质有很多种, 最主要的就是各种竹类(蕲竹、苦竹、紫竹、白竹、湘妃竹等),于是笛又称竹笛。 《史记》记载:“黄帝使伶伦伐竹于昆豀xī、斩而作笛,吹作凤鸣”,以竹为材料是笛制的一大进步,此前多用兽骨,一者竹比骨振动性好,发音清脆;二者竹便于加工。(1983年到2001年之间,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分三批一共出土的40余支管状乐器, 无吹孔,有指孔。经测定,这一批骨乐管的时间跨度长达7800年到9000年之间,骨龠yuè多由仙鹤、大鹰等猛禽的翅膀尺骨制成。)

分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