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首页.耀世娱乐平台.首页
作者:an888    发布于:2024-03-30 07:56  

  首页.耀世娱乐平台.首页铜鼓是一种由炊具演化而来的打击乐器。最早的铜鼓就是煮饭的铜釜,人们吃饱喝足以后,将铜釜翻转过来,敲击其底部,伴歌伴舞以自娱。后来将铜釜改进,作为专用乐器。早期的铜鼓面部较小,胸部突出,腰部较细,足部展开,没有纹饰或有较简单的纹饰;后来鼓面加大,腰部增粗,纹饰逐渐精美,出现写实图案。由于流传历史悠久、分布地域广阔、使用民族众多,铜鼓的形制和纹饰不断发展变化,出现各种不同的类型,形成丰富多彩的铜鼓文化。

  铜鼓除了用于娱乐还有祭祀的用途在古代,铜鼓曾作为一些民族统治者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也用来指挥军阵和传递信息。在这些民族中,有鼓者号为“都老”,群情推服。拥有铜鼓越多,权力越大,越是富有,甚至“得鼓二三,便可僭号称王”他们相信,铜鼓有神,可以与神灵沟通,所以在某些祭祀场合,一定要有铜鼓因而对铜鼓敬畏有加,不能随便触动,启用和收藏都有很多繁褥礼仪,包含着丰富的宗教文化内涵。原始铜鼓见右江铜鼓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其最早起源于云南洱海一礼社江流域。到春秋时代晚期,岭南地区部分越人开始铸造铜鼓,广西最早的铜鼓见于右江流域。1993年3月,在田东县祥周乡联福村联合小学大门前的南哈坡挖到两面铜鼓。这两面铜鼓,鼓面小,鼓胸外凸,鼓腰极度收束,鼓足短矮,花纹简单粗犷,与云南楚雄万家坝出土的“万家坝型”铜鼓类似,属春秋战国时期,应为铜鼓的原始类型。1994年6月,又在田东县林逢乡和同村大岭坡挖到一面此类型的铜鼓。

  1972年7月,西林县普驮屯粮店开辟晒谷场时,挖到一座用4面铜鼓互相套合作葬具的古墓。其中最大那面铜鼓,面径77.5厘米,鼓面装饰着太阳纹、勾连点纹、勾连云纹、锯齿纹夹勾连圆圈纹,主要图案是20只翔鹭,一只接着一只,形成一个环绕着太阳纹旋转的花环;鼓胸中部有6组船纹,每船有8人一1了人,头戴羽冠,腰系两帐,人物划桨动作相同。船与船之间有鸿鹅或鱼纹;鼓腰部被圆点纹、锯街纹夹羽状纹纹带纵向分隔成12格,每格又被勾连圆圈纹带横隔成卜卜两层,_上二层饰鹿纹,每格有鹿2只或3只,下层饰羽人舞蹈纹,每格舞者2人。舞人化装成鹭鸟,头戴羽冠,顶饰蓑毛,髻缀双翼,身着前后两幅连衣舞裙,以手为势,扭动腰身,表现鹭鸟飞翔停落的姿态。每一格自成一幅双人舞的特写画面。将这12幅画面连接展开,就是一幅长卷,汇成姿态丰富的大型集体舞。这场舞蹈,使人看到有如群鹭飞翔,或高或低,忽上忽下,翩然有序,美妙动人。此铜鼓应属于“石寨山型”。

  公元1世纪前后,铜鼓发展到第二阶段,衍化成“石寨山型”。石寨山型铜鼓以云南晋宁石寨山汉墓出土的铜鼓为代表,形体已经稳定,装饰花纹清晰,并出现写实图案,显得华丽精美。郁江得江最盛昌2世纪——5世纪,铜鼓发展到第三阶段,由石寨山型衍化成冷水冲型,在广西境内的琶江——郁江——浔江两岸蓬勃发展,并回溯黔江——柳江,迅速扩散到大半个广西。

  冷水冲型铜鼓以藤县檬江镇横村冷水冲出土的铜鼓为代表。这类铜鼓型体高大轻薄,面径63.5厘米一87.7厘米,身高43.7厘米——66厘米之间。鼓面宽大,但不出沿或稍稍出沿;鼓胸略大于面径或与面径相等,稍微膨胀,很不凸出;鼓腰上部略直,最小径在中部;鼓足较高,与胸部高度略等;鼓耳宽扁,饰辫纹,有的在四耳之外,还有半圆茎拱耳一对。纹饰瑰丽而繁褥。太阳纹基本固定为12芒,芒间夹实心双翎眼坠形纹。鼓面边沿有立体青蛙,有的在青蛙之间再饰骑士、牛橇、水禽、龟鱼等人物和动物塑像,鼓面、鼓身遍布各种图案花纹,主体为高度图案化的变形羽人纹和变形翔鹭纹。鼓胸多有图案化的变形船纹,鼓腰有变形舞人纹和细方格纹,鼓足多有圆心垂叶纹。

  云开大山出鼓王云开大山是广东与广西的界山,北起苍梧东南的铜镬山,南达陆川的谢仙嶂,公元1世纪以来在这里生活着乌浒—俚獠民族,他们吸收了北来强势的中原汉文化和顺珠江水系西来的滇文化,在滇系铜鼓的基础上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粤系铜鼓。粤系铜鼓包括北流型和灵山型铜鼓。北流型铜鼓以北流县出土的铜鼓为代表。这类铜鼓,形体硕大厚重,鼓面宽大,边缘伸出鼓颈之外,有的边缘下折成“垂檐”,胸壁斜直外凸,最大径偏下,腰呈反弧形收束,胸腰间斜度平缓,只有一道凹槽分界,腰足间以一道凸棱分界,鼓足外侈,与面径大小相当,鼓耳结实,多为圆茎环状蛇形耳,特别牢固;鼓面青蛙塑像瘦小而朴实,轮廓线条硬直,如斧劈刀削。太阳纹圆突如饼,光芒以8芒居多,而且细长如针;装饰纹样以云雷纹为主,密密麻麻遍布全身,单调而少变化。

  北流型铜鼓以高大著称。原存北流六靖镇水诵庵的大铜鼓,面径165厘米,残重300公斤,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大的一面铜鼓,被誉为“铜鼓之王”。灵山型铜鼓以灵山县出土的铜鼓为代表,形制接近北流型。外观上,体型凝重,形象精巧;鼓面平展,稍广于或等于鼓身,边缘伸出,但不下折,胸壁微凸,最大径居中;胸以下逐渐收缩成腰;胸腰间仅以细线为界;附于胸腰之际的鼓耳均为带状叶脉纹扁耳;鼓面所饰青蛙塑像是后面二足并拢为一的“三足蛙”,青蛙背上饰划线纹或圆涡纹,装饰华丽,有的青蛙背上又有小青蛙,即成“累蹲蛙”;太阳纹也是圆突如饼,光芒细长如针,芒数不一,但以10芒和12芒为多;装饰花纹精细繁褥,鼓面和鼓身各有3道较宽的主晕,以骑兽纹、兽形纹、鹭鸟纹(或鹭鸳含鱼纹、鸟形纹)为主体纹样,其他晕圈饰云纹、雷纹、半圆纹、半圆填线纹、席纹、四瓣花纹、“四出”钱纹、连线纹、虫形纹、水波纹、蝉纹等。其中一些鼓的耳下方接近鼓足处,装饰动物塑像,常见的是一对(或一只)小鸟,也有的是牛、羊、虎等动物。灵山型铜鼓最大的一面是1993年在玉林沙田六龙村莲塘坪出土的。鼓面最大径133.7厘米,通高73.4厘米,重约175公斤,鼓面边沿顺时针环列6蛙,两蛙背负田螺,4蛙背负小蛙,足部饰小圆耳一对及立虎一只。

  到晚唐时期,岭南地区理人就不再使用铜鼓了,铜鼓已成为历史遗物,从地下出土铜鼓,被视为“怪异”,载人《岭表录异》之中。左江回流展新装唐代生活在左江流域的西原蛮除了使用灵山型铜鼓之外,也使用一种新型的西盟型早期鼓。西盟型铜鼓以云南省西盟佤族地区仍在使用的铜鼓为代表。这类铜鼓器身轻薄,形体高瘦,鼓面宽大,边沿向外伸出,鼓身为上大下小的直筒形,胸、腰、足没有分界线,一般三弦分晕,晕圈多而密,纹饰多小鸟、鱼、圆形多瓣的团花、米粒纹。鼓面青蛙塑像常见二蛙或三蛙甚至四蛙叠踞;有的鼓身纵列象、螺狮、玉树等塑像。后在龙州武德、靖西湖润也出土过类似的铜鼓。它们代表了西盟型铜鼓先声。后来沿中越边境向西传播,在今缅甸境内发展成为真正的西盟型铜鼓。

  积淀桂西遗运长宋以后的铜鼓通称为麻江型,以贵州省麻江县谷恫火车站宋墓出土的铜鼓为代表。体形小而扁矮,鼓面略小于鼓胸,面沿微出于颈外,鼓身胸、腰、足间的曲线柔和,无分界标志,腰中部起凸棱一道,将鼓身分为上下两节,胸部有大跨度的扁耳两对。明清时期广西还大量铸造,流传下来的有明代的“天元孔明”鼓、清代成批的“道光”年款鼓。

  沧海桑田,经过千百年的淘洗,铜鼓在许多地区和民族中,先后退出了历史舞台,只留下某些遗迹和记忆,只有小部地区和民族将铜鼓习俗延续了下来,成为积淀铜鼓文化的“活化石”。现在世界上还保留铜鼓使用习俗的民族地区只有两大块:一块是中南半岛西北部,以缅甸、老挝、泰国交界的掸邦山区为中心;另一块是中国广西西北部与贵州黔东南接壤的地区,以红水河及其上游南北盘江流域为中心。生活在中国境内的壮族、布依族、水族、侗族、瑶族、苗族、彝族还在使用铜鼓。广西河池市民间尚有铜鼓1400多面,是现存铜鼓最密集的地区。

分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