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主页“『博悦注册』
作者:an888    发布于:2024-03-26 05:59  

  主页“『博悦注册』11月4日上午,2021年第十届中国-东盟音乐周第二场高峰论坛于广西艺术学院漓江画派一楼会议厅顺利举行。本场论坛由广西艺术学院研究生处处长吴霜教授主持,六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音乐学者、专家分别围绕“甘美兰与东南亚乐器音乐专题研究”主题展开发言。

  首先发言的是上海音乐学院应有勤研究员,发言题目为《甘美兰音乐斯兰德若的音阶构成》。他提出,斯连德若的音阶一般由近似于:9/8音程,7/6音程和8/7音程的简比音程值构成。他强调,民族平均律和霍氏律两种理论对斯连德若音阶估算不确切的原因在于:斯连德若音阶的各音程同其他民族的定音乐器一样都具有浮动性。这种浮动性是因调音师的听觉误差造成的,因甘美兰乐队采用大量的定音乐器,而被固定保存下来。

  第二位发言的是云南大学博士生导师喻辉教授,发言题目为《应用民族音乐学的中国实践:综合性大学甘美兰课程建设的筚路蓝缕》。他结合应用民族音乐学与音乐的社会性,和其在美国研究甘美兰音乐推广的经验,提出中国需要甘美兰课程的原因在于:将其作为理解人类生活的一种手段。他提到,综合性大学宁波大学的甘美兰课程建设,是中国印尼之间的文化与人文将往的桥梁,这一音乐实践具有较高的学术与社会意义。最后,他就甘美兰斯兰德若音阶的音律问题结合斯兰德若灵笛的开孔,强调泛音列作为乐音的基础。

  第三位发言的是德籍上海音乐学院特聘教授吉萨·贾妮珍,发言题目为《The Expansion and Use of Gamelan Sets All Over the World》(《甘美兰音乐在全世界的扩展和使用》)。会上,她通过视频为我们展示了其创作的一部甘美兰音乐作品,并结合视频现场演奏斯连德若苏灵笛。她还介绍了如今美国142部甘美兰的存见状况,以及上海东方音乐博物馆甘美兰音乐的实践是以课程的形式,面向社会所有人群,以期望让更多的人去接触和了解甘美兰。

  第四位发言的是上海音乐学院东方乐器博物馆馆长史寅研究员,发言题目为《由“甘美兰”想到的民族音乐问题》。他提到,音乐博物馆的藏品甘美兰要体现出藏品的国际性。甘美兰音乐拥有长达千年的历史,且与西方音乐有着极大的不同。甘美兰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丰富独特的表演形式、乐器形制、乐律、乐谱、音乐语言等至今仍在传承延续。

  第五位发言的是广西艺术学院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楚卓副教授,发言题目为《印尼甘美兰音乐在广西的研习路径》。她提到,中国学者对甘美兰音乐的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初拉开帷幕,进入21世纪发展阶段,在“他文化”观察下我国音乐文化的世界观持续深入。中国古代铜鼓、铜锣与印尼甘美兰锣属乐器的渊源关系,使得当代印尼甘美兰音乐在国内的文化交流具有深厚含义。伴随着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与希冀,广西大力持续搭建将世界优秀文化“请进来”、中华优秀文化“传出去”的平台。广西对甘美兰的研习与发展,成为中国-东盟文明互鉴、民心相遇的纽带,希望借助“文化走亲”的形式,广西乃至中国音乐文化能延续历史文脉,传向世界各地。

  最后一位发言的是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陈坤鹏教授,发言题目为《一弦类乐器的策动方式及相关问题探讨》。他运用类乐器研究的方法,在学界提出的齐特、琉特、里拉、费斗四大类属的基础上,按形制将世界各国的一弦类乐器进行详细归纳分析。基于各种实际存在的一弦乐器状况,总结出其策动方式有擦奏、拨奏、击奏、击奏与拨奏结合等多种形式;结合有品、无品性质,有匏、无匏性质、阐述演奏方法的发音情况,对复合音、泛音、复合音与泛音相结合等声音展开剖析。重点对其研究中较少关照到的“类乐器关系论”作相关讨论,并就“一弦类乐器旋律特点”“二弦同度的一弦审美”等问题提出相关学术增长点。

  吴霜教授在本场高峰论坛总结发言时谈到,广西丰厚的民族音乐文化积淀及与东盟国家山水相连的区位优势得天独厚。秉承多元音乐文化观念,依托中国-东盟音乐周等优质艺术平台,广西艺术学院在印尼甘美兰等东盟音乐特色教学领域成果显著,为促进中国与东盟文化艺术的协同合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广西艺术学院将东盟音乐融入日常课堂的教学实践,已逐渐形成“贴近本真”的教育内涵、“全息体验”的教育路径、“文化理解”的教育目标与“开放包容”的教育宗旨交相映照的生动图景。这一切,都是为了培育新时代尊重地方性音乐知识且兼具国际眼界和本土情怀的新型艺术人才。

分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