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凯发娱乐-登录首页
作者:an888    发布于:2024-03-15 23:21  

  凯发娱乐-登录首页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古代文人四艺“琴、棋、书、画”中琴就是指古琴,在古代只叫做琴,近代为区别于其它乐器,才习惯地叫做古琴或七弦琴。古琴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据史料可推断至少有四千多年以上的历史,有“神农作琴。”、“昔伏羲氏作琴。”、“昔者舜作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等的记载,所以说古琴基本贯穿了中华民族文明史。

  《新论》曰:“削桐为琴,练丝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焉”。据文字记载西周当时将乐器按制作材料分为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类,称为“八音”。琴瑟当属“丝”类乐器。

  古人认为,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声有五音,因此,古琴便有了五弦:宫、商、角、徵、羽。后来,文王加一弦,武王又加一弦,成为七弦。

  由于古琴整个琴身就是一个共鸣箱,面板就是指板,出音孔开在琴的背面,所以古琴的音色就非常独特。古琴音色含蓄、深沉而音韵悠长,深具东方文化特色。古琴曲由散音、泛音和按音三种基本音色构成,传统琴学中以泛音代表天,散音代表地,按音代表人,象征“天地人和”。

  古琴的七条弦,以C 、D、F、G、A、C、D,称为正调。另根据五声音阶关系的其它定弦法和不按五声音阶定弦的数十种定弦法。它是等弦长、一弦多音的无品拨弦乐器,音域有四个八度加一个大二度。古琴的弦很长,每弦有十三个泛音,都很清晰纯美。因此常常用泛音演奏一个完整的乐段。

  古琴历来为文人阶层重视,被尊为“国乐之父”、“圣人之器”,在漫长的历史中积累了大量的文献,并与其他思想和艺术形式相互渗透,交相辉映,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古琴有大量的音乐遗传和理论文献,还有几百年以至一千多年前的古代良琴保存到今天。

  古人云:“神农氏继庖牺而王天下,上观法乎天,下取法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削梧为琴,绳丝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人之和。”(桓谭《新论》)

  “远取诸物”是指琴的制作符合自然之数,并多用自然界的事物为其部件命名,如岳山、龙池、凤沼、雁足、天柱、地柱等。

  古人云:“琴制长三尺六寸五分,象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年岁之三百六十五日也;广六寸,象六合也;有上下,象天地之气相呼吸也。其底上曰池,下曰沼,池者水也,水者平也,沼者伏也,上平则下伏。前广而后狭,象尊卑有差也。上圆象天,下方法地。龙池长八寸,以通八风;凤沼长四寸,以合四气。其弦有五,以按五音,象五行也。”(《五知斋琴谱·上古琴论》)

  其中有山有水,有天有地,有鸟有兽。在一张琴上,我们就能够看到整个的宇宙自然,感受到胸襟的博大和意境的阔大。

  一张琴就是一个完美的人体,有额,有颈,有项,有肩,有身,有腰,有尾。而且它的各个部分又恰恰是用身体来命名,如琴头、琴额、琴颈、琴项、琴肩、琴腰、焦尾、舌穴、弦眼等。可见,琴的造型原则是对人体美的模仿。

  《琴制尚象论》云:“肩曰仙人肩,取其正齐也。腰曰玉女腰,取其纤细也。”“岳外曰承露,又曰岳裙。”(《文会堂琴谱·琴论》)

  一张造型端庄的琴,其漆色、其额宽、其项实、其岳高、其肩正、其腰度、其足平,观之如婷婷玉立之仙人;抚之如人声有情之吟唱。一张琴就是一个生命和情感的完整表达。

  在所有的乐器中,除了出土的乐器如编钟、编磬等历史更久远之外,在人的手中一直使用的乐器,唯有古琴最为古老。一般乐器的使用通常不超过一百年,而古琴则达几百年甚至千年之久,目前活跃在琴家手中的较早的琴主要是宋琴,还有一些甚至是唐琴。这些琴历经千百年的沧桑,积淀了深厚的历史风韵和凝重的历史感,从而富有文物之美。

  数百年前的古琴,其木料自然陈旧,具有历史感。即如新斫之琴,也必须用陈旧的木料来制作。一般是用百年以上的桐木、杉木为面板,梓木为底板。旧木的使用使古琴在质料上获得历史感与苍古美。

  古琴经过长期演奏的振动和木质、漆底的不同,往往出现各种不同的断纹。较常见的有蛇腹断、梅花断、牛毛断、龙纹断、龟纹断、冰裂断等。琴家认为,有断纹的琴音质透澈,外表美观,所以更为名贵。古人说:“古琴以断纹为证,不历数百年不断。”(《潜确类书》)应该说,断纹是古琴之历史感与苍古美的最直接的视觉表征。

  古琴由于所使用的木料和特殊的制作方法,其音色本来就较其它乐器古朴、苍劲、低沉、浑厚,具有历史风韵。但新作之琴往往音色不太稳定,须经长期使用方能臻于佳境。唐代四川制琴世家雷氏家族云:“选材良,用意深,五百年,有正音。”老琴由于长期使用的振动和木质的疏松,往往使琴音变得更为苍松透润,这是古琴历史感与苍古美的最重要的听觉特征。古琴,确有心仪阳春白雪,身远下里巴人的倾向。但在我们广阔的现实生活中,已经留下了它难以磨灭的深深印记,比如,我们常常会说到“知音”这个词。

  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生死相契,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凤凰于飞,已不知感动了多少人。知音,是精神层面的心灵共振,知音,是英雄美人的百代一逢。

  在中国人的眼里,古琴,又往往是才智、才艺和才情的化身。六出祁山的诸葛先生施展空城计,假若没有那一张瑶琴为伴,连对手也会失望。儒雅的周郎,虽然是兵书在手,小乔初嫁,但是,仅靠着铁甲征衣,又怎会有那般的俊采风流。“曲有误,周郎顾”,可以说,那一张中国古琴所展现的气象,毫不亚于曹操八十万人马的连营。

  说起竹林七贤,说起嵇康,说起《广陵散》,知道的人就相对少了。那位奏完《广陵散》才绝尘而去的人,恰恰是中国古琴的中坚。

  中正平和的基调,让古琴真正做到了“宁静致远”。它永远不会流行,它也永远不会过时。其合乎“大音稀声”的真理,已融入中国文化的灵魂这让他具备了一种永恒的品质。

  公元1977年8月20日,美国国家宇航局向外太空发射了“旅行者2号”宇宙飞船,在搭载的物品里,有一张镀金唱片,其中收录了来自地球上的各种声音,一首90分钟,来自不同文化,包括东西古典音乐的歌曲。代表中国的音乐便是古琴名家管平湖先生演奏的琴曲《流水》,且是占时最长的乐曲。

分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