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首页@66顺娱乐注册@首页
作者:an888    发布于:2024-03-11 04:28  

  首页@66顺娱乐注册@首页河池是“世界铜鼓之乡”,传世铜鼓占世界铜鼓藏量的一半以上,是铜鼓文化活态传承及整体生态保持得最好的地区,也是广西目前唯一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有政协委员建议联合东南亚各国将“铜鼓文化”申报为世界非遗——

  悠悠鼓音 响彻千年——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区十年建设绽放新的时代光彩

  2023年11月15日晚,第十一届广西基层群众文艺会演开幕式在河池市宜州区市民广场举行,在开场节目《鼓乐齐鸣庆盛世》中,河池壮、瑶等民族群众共同敲响数十面铜鼓,展演铜鼓习俗。金声铮铮,响彻云霄,来自区内外的观众叹为观止,掌声雷动。

  铜鼓,是我国的一种青铜礼乐器,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后汉书·马援传》:“援好骑,善别名马,于交阯得骆越铜鼓,乃铸为马式,还上之。”“铜鼓赛神来,满庭幡盖裴回。水村江浦过风雷,楚山如画烟开。”一千多年前,唐代诗人、词人温庭筠如是描述我国南方赛神会的盛况,铜鼓声声,幡盖阵阵,何等热闹。如今,历经千年淘洗,受民族迁徙、融合等因素影响,铜鼓文化在许多地区已销声匿迹,但珠江上游红水河沿岸的河池市世居民族及周边一些地区的群众,仍然延续使用铜鼓的习俗,成为铜鼓文化的“活化石”。

  2012年12月,经原文化部批准,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实验区正式挂牌。2023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公布最新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单,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区榜上有名,系广西目前唯一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肩负荣耀责任,历经十年奋发。保护区现有传世铜鼓1458面,占世界铜鼓藏量2400多面的一半以上;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3项,项目数量位居广西第一;建成未成年人非遗传承基地31处,有多个案例入选全国非遗优秀案例;持续举办21届河池铜鼓山歌艺术节,该节荣列广西三大艺术节之一……在河池,无论是重大节庆或日常庆典活动,铜鼓都是重要的礼器或乐器,成为当地民族文化互动的载体,有力促进民族交流交往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了“遗产丰富、特色鲜明、氛围浓厚、民众受益”的建设目标。

  “玉螺一吹椎髻耸,铜鼓一击文身踊。珠缨炫转星宿摇,花鬘斗薮龙蛇动。”公元801年,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观看了一场名动长安的表演后,创作了《骠国乐》这首诗,生动地记录了当时骠国(今缅甸境内)乐团使用铜鼓伴舞的场面。

  铜鼓文化起源于我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传向东南亚地区,成为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与东南亚各国人民共同的文化信仰。唐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出于对唐朝文化的敬仰,骠国组织颇具规模的乐团沿南方丝绸之路北上,展开一场献乐之旅,成就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传奇。

  坐落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花竹帽广场的“世界最大铜鼓”,铜鼓面径6.68米,净重达50吨,由黄铜一次浇铸成型,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铜鼓铸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韦启初带领30多名民间工匠,历时10个月铸造完成。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国际博览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韦朝晖建议,加强对铜鼓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宣传工作,通过联合东南亚各国将“铜鼓文化”(铜鼓习俗与铜鼓铸造工艺)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同时,进一步促进我国同东南亚国家文化认同、民心相通,助力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铜鼓是我们的‘传家宝’,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不保护好,在我们手中流失就不好办了。”今年7月,记者跟随铜鼓专家学者深入河池多地,开展国家级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区传承人口述史记录工作,东兰县长江镇兰阳村村民、壮族铜鼓习俗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韦真礼爽朗的声音里透着一股子坚定。

  “天上星星多,地上铜鼓多;星星和铜鼓,给我们安乐。”在河池古老的民间神话传说中,铜鼓是神赐器物,能驱邪避祸、招福纳吉。而在真实历史中,铜鼓是权力、地位的象征,有铜鼓的家庭(族)、村寨普遍受到人们的尊敬,没有铜鼓的村寨则被称为“冷村”“冷寨”。《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家有铜鼓,子孙秘传,号为右族。”

  韦真礼的父亲韦万义,生前是著名的民间铜鼓收藏家,共收藏传世铜鼓40面,被誉为“铜鼓王”。韦真礼从小跟随父亲学敲铜鼓,常在附近县乡的蚂虫另节、“三月三”铜鼓山歌会等节庆上演奏铜鼓。“传世铜鼓的音质好,大家都很爱惜。”韦真礼说,每次敲完铜鼓后,他还常将铜鼓放在自己的卧室中。

  在韦真礼的眼中,父亲是个爱鼓、惜鼓之人。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那个特殊时期,河池不少传世铜鼓被迫收缴回炉或遭受破坏,韦万义心急如焚,连夜将家中的4面铜鼓分别藏进蜂箱里、埋到牛粪堆下,并冒着被批斗的危险当起“秘密宣传员”,请求群众把铜鼓当成传家宝、民族的宝贝保护好。后来,韦万义通过多种途径,向群众收购几十面铜鼓,“铜鼓保护使者”等盛誉传向四方,中央电视台、广西电视台等媒体曾拍摄过他与铜鼓的故事。

  民间传世铜鼓因出资及铸造有别,所有权或归私人,或归宗族,或归村寨集体。其中,属宗族或村寨的铜鼓,由指定人员单独或轮流保管,或藏于村民谷仓中,或锁在保管人家中的床脚或柱头上,或藏到保管人认为安全的山洞或野外某处。每当需启用或传承铜鼓时,都要举行隆重的仪式敬告天地、祖宗。

  随着铜鼓神秘的面纱逐渐被揭开,民间收藏铜鼓者渐多。在东兰就有一家民间铜鼓收藏馆,馆藏150多面铜鼓。2011年开馆以来,该馆年均接待游客超5000人次。曾有人跟建馆的“鼓王”陈耀灵建议,将这些铜鼓拿去作商业展览,保证他一年有数百万元的收入。但陈耀灵认为,铜鼓是壮瑶等民族群众心中的神物,它的根在红水河流域,他要把铜鼓留在东兰、扎根东兰。

  铜鼓既有金属的闷厚声,又有铜器的翁脆声,声音集悠远、立体、清脆于一体,其最初作为发声的器物,演变为礼器、重器,后又回归乐器。清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版《庆远府志》卷三在谈及河池铜鼓时说:“诸蛮战阵、祭享、合乐皆用之。”直至今日,红水河流域的河池及周边的壮、瑶、苗、布依等少数民族群众,在喜庆、祭祀、丧葬等场合,仍被流传千年的铿锵鼓声穿透灵魂。

  2019年8月,河池音乐铜鼓作品《粘膏树下铜鼓声》在第20届国际青少年文化艺术节暨“一带一路”国际青少年文艺展演上演出,古老悠扬的鼓音配合原生态民族风情赢得了满堂喝彩,台下的主创人员姚亮难掩激动心情,泪湿眼眶。

  河池民间传世铜鼓的类型大多为麻江型,音色清脆激越,余音较长,听了使人振奋。1989年,有关专家对17面来自河池的传世铜鼓进行测音,结果显示,这些铜鼓的音高从A音到G音都有分布,这说明匠人在铸造铜鼓时并没有考虑它的音高,即便精选一些铜鼓组合在一起敲击,也难以形成严格的音律。

  但一些少数民族群众认为,铜鼓是有雌雄之分的,辨别铜鼓雌雄的主要依据之一就是听音色。明代学者邝露在《赤雅》卷下有如是描述:“东粤二鼓,高广倍之,雌雄互应。”

  在河池市东兰县,很多壮族村寨的鼓手喜欢把音高不同的两面铜鼓配合在一起敲打,将频率高的称为“公鼓”,频率低的称为“母鼓”。后来,东兰壮族同胞又创新将4面铜鼓(2公2母)组合演奏,实现最多24种不同的敲击序列,加上节奏的变化,可以奏出好多花样。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河池文工团的张颖中、黄仲裕在东兰壮族群众使用公母铜鼓的启发下,根据十二平均律,经过精确的理论计算,并在上海、苏州等有关机构的协助下,成功研制出成套定音铜鼓。他们还创作了大型歌舞《铜鼓乐舞》、舞蹈《铜鼓上的蚂虫另》等节目,在铜鼓国际艺术讨论会上献演,后又前往法国、英国等101个国家和地区演出,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再后来,东兰县城中学教师谭安益、牙运永在黄仲裕的提点下,破解音乐铜鼓从铸造到铸后打磨、精修、校音等系列问题,将研究成果量化生产,成为铜鼓及其文化在新时期传承与创新的又一典范。

  2010年春节,时任国务院总理视察广西来到东兰时,在听完用谭安益、牙运永所铸铜鼓演奏的《新年好》后,欣然挥笔写下“东兰音乐铜鼓”。

  金秋十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正式提出习文化思想。习文化思想明确强调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七个着力”,其中包括“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世界铜鼓在中国,中国铜鼓在广西,广西铜鼓在河池”。河池铜鼓的记录最早见于宋史,北宋太宗淳化元年(公元990年),南丹州向宋王朝贡献方物,其中就有铜鼓3面。全世界现有传世铜鼓2400多面,河池市就有1458面,其中民间收藏和使用的达1388面,占世界铜鼓藏量的一半以上,被誉为“世界铜鼓之乡”。2012年12月,经原文化部批准,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实验区正式挂牌。2023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批准设立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区。

  10年来,河池市坚持以人民为主体进行活态传承,让铜鼓文化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目前,保护区内有壮族铜鼓习俗、铜鼓舞(南丹勤泽格拉)、壮族蚂虫另节、密洛陀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3项、自治区级非遗项目105项、市级非遗项目155项,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8名、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85名;建有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场馆125个、非遗扶贫工坊20个;建成未成年人非遗传承基地31个,编写非遗教材12种、精品课程36种;经常性举办壮族蚂虫另节、白裤瑶年街节、祝著节等与铜鼓文化相关的民族节庆,增强传承保护力度;1999年起举办河池铜鼓山歌艺术节,至今已举办了21届,该节与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桂林山水旅游节荣列广西三大艺术节;2011年12月,东兰500面铜鼓齐奏,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千年栉风沐雨,千年历久弥新。根植于河池红水河两岸的铜鼓习俗文化,从远古走来,逾越千载,其声愈发响亮,成为深融于中华民族血液中的文化印记。

  进入新时代,河池深入践行习总书记“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的谆谆嘱托,积极推动保护区内铜鼓文化遗产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充分发挥文化资源在树立地方文化品牌、促进文旅融合、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使历史文化遗产真正与现代社会融合共生,涵养这片红色土地更深厚的文化自信。

分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