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开丰娱乐-指定注册
作者:an888    发布于:2023-12-18 23:45  

  开丰娱乐-指定注册八音之乐,于我国周代出现的乐器分类方法。是根据每样乐器的制作材料的不同而进行的分类手段,在此,我们将八音共分为: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共八大类。

  八音乐器的种类繁多,乐器溯源历史悠长,是华夏文明最典雅的象征。其中,竹类的吹管乐器和革类的鼓乐器数量繁多,占据了先秦乐器数量的半壁江山;金类的钟乐、石类的磬乐也以它们宽广的音域、精密的音域和极富穿透力的音色而占据着特殊的国乐地位;琴瑟类的弹拨乐器,则拥有着富于歌唱性和戏剧性的音色,反应着周代乐器的成熟状况,甚至是先民智慧的高度发展。各类的组合乐器,如我们常说的:琴瑟和鸣、钟鼓喤喤(huang)等,向我们展示着周代乐器的发展之盛况。

  如今,古乐之空前绝后的盛况早不复从前,民族乐器在流逝,民族文化在消散,古乐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渐渐不复荣光。这是迷失,也是遗憾,是值得深省的责任。

  这二字的出现,让我们想到了-曾侯乙编钟。出土于曾侯乙墓葬,全套65件,分类为8个组,摆为三层,悬空挂于众架之上。

  曾侯乙编钟通体刻有2828字铭文,体型庞大,音律精密,样式辉煌,声音洞穿如飞梁上燕,三日不绝入耳,飘渺兮如南海云雾。立于面前观赏时,仿佛看到了空前盛大的宫廷场景,和那个春秋乱世、百家争鸣、大秦帝国的崛起的战国时代。

  如果我们想要去看编钟的形制和试样,除了去往湖北博物馆以外,也不妨可就近去往上海博物馆,那里收藏有晋侯稣钟的部分摆件。

  晋侯稣(sū)钟共16件,其中14件由上海博物馆从境外收回入藏,其余两件在清理发掘晋侯墓地8号墓时出土。可分为两组,每组8件,大小相次,排编成两列音阶与音律相谐和的编钟。有铭文355字,首尾相连刻凿在16件钟上。这种在铸造好的青铜器上刻凿铭文的方法,在西周十分罕见。铭文叙述了周王三十三年,周王亲征东国、南国。晋侯稣钟铭文记载的这场战争,史籍中无从查考,对研究西周历史和晋国历史极为重要。此外铭文中多种记时历日对西周的断代研究也有重要价值。晋侯稣钟14枚藏于上海博物馆,2枚藏于山西博物院。

  作为一种青铜制的打击乐器,铙(nao)最初的功能是用于向军队发号施令。形制精巧,手握演奏。在商代晚期得意流传,并于周代初年开始沿用。

  早在宋代,我国出现了一种与钹十分相似的乐器——铙。宋代马端临《文献通考》载:“铜 铙,浮屠氏所用浮沤,器小而声清,世俗称之铙,其名虽与四金之铙同,其实异。”宋陈旸《乐书》中也同样记载铜铙。浮屠,梵文佛陀之译名。由此可知,铙最初用于佛教音乐,它与我国商代似铃无舌、有柄立置的铙同名异器,并从宋代起就已并存。据《宋史仪卫志》 和《辽史乐志》载,北宋和辽时,铙已在宫廷仪仗中用于鼓吹乐。关于铙的形制,清《钦定大清会典》载:“铙,范铜为之,左右合击,面径一尺二寸,中隆起……径二寸四分五厘。”宋代以来,铙一直用于宫廷和民间,在鼓吹乐、吹打乐、锣鼓乐和佛教、道教音乐中,都是离不开的体鸣乐器。

  到了商周时期,最初只用于向军队发号施令的铙不再仅仅只这一个枯燥的用途,逐渐铙以开始被用在了祭祀大典和重大宴享活动中。在今殷墟妇好墓葬中出土的五柄成组合的铙,学术界认为是至今我国出土并发现的铙乐器组合中最高数目,并可见用之于宫廷宴享中。

分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