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首页“墨月城娱乐”首页
作者:an888    发布于:2023-11-22 03:17  

  首页“墨月城娱乐”首页2020年9月29日,中国器乐文化大视野系列课程新学期的线上第二讲,是来自笙、古琴演奏家、作曲家钟之岳副教授的笙专场课程《中国笙文化外延的两个方向——以亚洲与欧洲为例》。

  钟老师将课程分为了四个部分——起、承、转、合,并从笙的纵向历史发展、横向传播比对这两个大的方向来详细地讲解。

  在课程的开始,“起——雅乐之笙”这一部分,钟老师带我们看了一幅年画,画面中一幼子手持一笙,称为“莲笙贵子”,此处“笙”通假“生”,寓意生生不息,由此可见在古早时期,笙这一乐器的文化寓意还是较为浓厚的。

  《诗经·小雅》“鹿鸣之什”中的《南陔》、《白华》、《华黎》,“南有嘉鱼之什”中的《由庚》、《崇丘》、《由仪》六篇被合称为笙诗,根据《诗·小雅·鱼丽》中:......言一歌一吹也......等古籍记载,此处的笙诗应并不是诗歌,而是指笙的独奏乐曲。在《乐府诗集》中又记载了但曲七曲:《广陵散》、《黄老弹》、《飞龙引》、《大胡笳鸣》、《小胡笳鸣》、《雌鸡游弦》、《流楚窈窕》,并琴、筝、笙、筑之曲。

  在这一时期,笙被着重运用在宫廷雅乐之中。这样的情况,至唐以后慢慢淡化,随着礼崩乐坏,笙逐渐走向民间,于是课程来到第二部分“承——俗乐之笙”。

  在“承——俗乐之笙”中,钟老师为我们介绍了葫芦笙,这是古滇族等少数民族使用频率较高的气鸣乐器。在春秋晚期到两汉之际,曾经发掘出笙斗为金属斗的葫芦笙,而非之前的匏斗,其背后的原因与观念密切相关:雅乐正统观念为“八音之匏不可弃”,而古滇族由于民族文化背景的差异,并没有这样的观念植根于心,且金银铜较为贵重,古滇族精美的铜斗恰恰成为彰显贵族身份的载体,但并未保存下来,在后世汉族笙中已无迹可寻。

  课堂上钟老师亲自为我们示范吹奏了葫芦笙,其特点是可一管两音,听觉效果新颖,具有滑音效果,虽然形制原始,但某种程度上说,它具备了现在后代笙所不具备的音响效果,钟老师启发我们,是否可以用来演奏蓝调音乐呢?这也是传统对现代的反哺。

  在先秦以前,主要是雅乐笙,唐朝以后以十七管马蹄形圆斗笙为主,并从唐朝传至日本、朝鲜等地,老师也介绍了韩国雅乐中笙的使用,更为完整展现了笙在不同文化中的表演形态。

  课程第三部分是“转——丝绸之路”,钟老师首先着重介绍了芦笙(苗语Qeej)——由葫芦笙沿袭而来,为西南地区苗、瑶、侗、水、傣等少数民族的簧管乐器,芦笙的演奏常常配合苗族舞蹈芦笙舞,芒筒(单管的低音气鸣乐器,目的是增强芦笙音乐的厚重感,感召力强,声音宏亮)和芦笙亦时常配套使用,使声音更为立体丰富,增加节日欢快的气息。

  接着钟老师还为我们介绍了流传于老挝、越南的排笙,马来西亚的笙波动等,原理相似却各有个性,使人不禁感叹笙家族之丰富,形制之多样,以及与不同的地区文化相融合,而后所沉淀下来的独特之处,我想,这也使得笙音乐天然具有了多种多样的艺术表现风格。

  钟老师讲释了笙之欧洲的外延“自由簧”的制作工艺传至欧洲,进而影响着管风琴的形制发展和口琴制作。而如今现代改良笙所借鉴的技术,其音位排列来自唐传马蹄形单指拆入式圆斗笙以及先秦两汉椭圆形双指插入式笙斗;其扩音技术来自于芦笙扩音管;其折叠管技术来自于汉马王堆二十六管竽;其按键技术来自于管风琴活塞技术。

  这些乐器制作技巧的反哺,彰显了古人的无穷智慧。钟老师也给我们播放了由他移植演奏的皮亚佐拉、德彪西等西方作曲家的作品,充分展现了文化的融合、碰撞所带来的独特的音乐体验。至此,课程进行到“合——雅俗共赏”这一部分,也真正为我们展示了笙文化多元的艺术表达。

  在课程的最后,钟老师细致地针对我们不同的专业,对我们提出了一些留待解决的问题,使我们更有方向性地思考和研究。钟老师的讲解,使我们对于笙文化丰富的内涵,以及不同地区对于同一件乐器的功能性差别、乐器形制异同、演奏技法区别等内容,有一个较为全面、完整及宏观的了解,而乐器反哺以和乐曲反哺的高度凝练,也展示了当今社会不同音乐文化的交汇之深。钟老师对笙音乐的热情、钻研的态度,也值得我们学习,感谢钟老师细致入微又面面俱到的讲授!

  2020年9月29日,中国器乐大视野第二讲课程在线上展开,钟之岳老师以《中国笙文化的两种外延方向——以亚洲和欧洲为例》为题,吸引了众多的学生以及老师来听这次的课程。课程分为四个部分“起承转合”,从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介绍了笙三千年历史的发展变化和艺术上的传承以及其他国家文化对笙发展的影响。

  钟之岳老师详细的为我们介绍了笙的历史起源以及笙的形制变化。有趣的是,文献中记载“女娲作簧”,古人认为簧为女娲所造,而先有簧后有笙,所以笙是女娲娘娘发明的。从此可见,笙历史之悠久。战国的彩漆笙笙斗,是目前最早的匏制笙实物,从图片上看,不同于如今的笙,形制十分简单。

  第二部分开始钟之岳老师为我们介绍了葫芦笙,并拿出了特意准备的葫芦笙为我们展示演奏。普通笙一管一音,而葫芦笙却可以同管两音,可见古人的智慧与能力也需要我们去借鉴和学习。

  日本笙的“合竹”法记谱方式令我印象十分深刻,用字来代表不同的和音,例如“十”字代表的是56723。不同于汉族笙五度和八度的“传统和音”,“合竹法”无和音规律,但听起来却有内在和谐的感觉,十分奇妙。

  钟之岳老师从陆地与海上两个方向,给我们展示了多国不同笙的形制与演奏。有苗族的“芦笙”,由葫芦笙沿袭而来,用响铜为之类似于排箫;泰国、老挝地区的“排笙”(Khene),可以为舞蹈、歌唱等伴奏,用铜簧片制作,“左右各八,形如凤翼”;马来西亚的“笙波动”(Sompoton),类似于葫芦笙,用竹子与簧片制作,演奏时右手控制几根笙苗无按孔,而是靠手指闭合笙苗顶端控制发音。

  各国的笙各有不同,形制与演奏声音都有略微的区别,但音色都十分明亮、甜美,高音十分悦耳清澈,在乐队里能起到调和音色的作用。1777年阿米奥应用笙的自由簧制作原理发明出了管风琴,18世纪发明了手风琴以及口琴,为乐器发展又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课程结尾,钟之岳老师为我们播放了两首自己移植的外国作品《遗忘》与《月光》,以及外国友人移植中国著名笙曲《冬猎》的视频,可见中西乐器互相移植对方的作品并无违和之感,当代艺术发展的趋势为构建人类文化价值共同体,艺术无国界之分。

  钟之岳老师详细与认真的讲解,为我们缕清了不同地区和国家笙的历史发展脉络。这堂课程也引发我的感想,任何乐器都有它的历史传承与发展变化,每个时期的发展都是不可或缺的,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如今的我们不仅需要用文献来考证乐器的起源,同时也可以借鉴古人的智慧来弥补现今的不足之处。

  笙能流传至今,是通过艺术家对它不断的创新与改进,才得以传承下来,在如今的我们,也要秉承创新精神,不断学习与改进,这样才能继承与发扬我们的民族传统乐器。

分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