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新城平台-新城注册官网登陆首页
作者:an888    发布于:2023-11-21 03:10  

  新城平台-新城注册官网登陆首页他创编芦笙合奏曲目,大胆地创新和尝试芦笙乐团演奏方式,让芦笙这一“乡野”乐器走进大雅之堂。同时,为了家乡的民族乐器获得更好的传承,他走进学校,担当起“传承人”角色,把芦笙乐器的演奏和教学方法传授给老师,指导学生演奏,他就是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融水苗族芦笙音乐)、广西文化旅游推广大使贾征。

  8月26日,受融水苗族自治县民族小学邀请,贾征来到该校,为音乐老师开展苗族芦笙音乐教学培训活动。贾征讲述了芦笙乐器传承创新理念和教学方法,并手把手地进行现场示范教学。“希望这样的教学方式,能让融水民族小学的老师,在今后的芦笙教学上更科学有效地给学生传授民族技艺。”贾征说。

  和很多在山寨里长大的苗族男孩一样,贾征在耳濡目染中学会了芦笙。1994年,14岁的他吹着芦笙走出大苗山,考进了广西艺术学院附属中学笙专业。1998年,他以优异成绩保送广西艺术学院音乐系笙专业,开始专业研究芦笙。2002年大学毕业后,他吹着芦笙加入边防警队。

  2009年,贾征以芦笙独奏《跳坡》参加全国公安系统“为祖国放歌”文艺汇演荣获铜奖。2012年,贾征以芦笙独奏《边寨丰收年》参加全国公安边防部队文艺调演,荣获二等奖。同年,他参与编著《广西融水苗族民间芦笙曲集》,同时,还作为音乐总监出品了曲集的光碟。

  2017年,贾征退役后,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芦笙,他拿起教鞭,担任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广西民族大学艺术学院特聘芦笙教师。工作之余,他还担任南宁市几所中小学的非遗指导老师。

  贾征表示,他的老师覃国伟在实践中发现了芦笙音域和音色具有很大局限性,这不仅制约了其在音乐作品表现上的潜能,还影响了它的社会普及。经过8年时间的尝试,覃国伟最终成功改良了芦笙。经覃国伟改良后的芦笙,演奏更灵活。

  贾征获得了老师的真传和指导。贾征在高校里,根据苗族芦笙多声部管乐的特点,创编芦笙合奏曲目,大胆地创新和尝试芦笙乐团演奏方式。最终让芦笙走出乡野,走进广西一所大学的音乐厅,使芦笙这一原始的民族乐器登上大雅之堂。

  贾征还把苗族芦笙传习结合思政育人,指导学生开展《民族特色本土课程的思政育人课例展示:以苗族芦笙传习实践为例》课题,让学生在学习芦笙基本功的同时,了解芦笙各个声部之间的配合方式,最终更好地诠释作品,让学生获得心灵的陶冶与品德的提升。

  2021年,贾征指导的南宁市江南区富宁小学芦笙乐团节目《芦笙吹起幸福歌》,参加该市江南区第三十四届中小学艺术节荣获一等奖,并最终代表江南区参加南宁市第二十三届中小学艺术节荣获金奖。

  “非遗传承要与时俱进,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保有传统底色的同时得到市场认可。”贾征说,一次机缘巧合的机会,他获得融水文化馆邀请,参加广西全区基层群众文艺汇演,他结合苗族芦笙音调,以通俗易懂的音乐语言,创作出芦笙独奏曲《达亨嘎》。2020年,贾征以芦笙独奏曲《达亨嘎》参加第八届广西全区基层群众文艺汇演,最终获三等奖。

  芦笙是中国西南地区苗、瑶、侗等民族的簧管乐器,是少数民族特别喜爱的一种乐器之一,逢年过节,他们都要举行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芦笙会,吹起芦笙跳起舞,庆祝自己的民族节日。

  芦笙(拼音:lú shēng),西南地区苗、瑶、侗等民族的簧管乐器,其前身为汉族的竽。

  为了让青少年从小树立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观念,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5月27日,通道侗族非遗文化宣传小组携侗家特有的乐器——芦笙,走进了武陵中学,联合校德育处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宣传表演活动。

  阅读全文

  “社区真的为我们苗族文化传承办了件好事,为我们苗族老百姓办了件实事。”

  阅读全文

  “事事皆入笙歌,处处均有笙乐”,芦笙是苗族传统而古老的簧管吹奏乐器,伴随着苗族走过了几千年的历史。

  阅读全文

  从江县往洞镇往洞村校联合关工委结合自身实际及本地特色,组织“五老”到校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暨“九洞文化在校园中的传承与发展”系列活动。

  阅读全文

  芦笙是苗族传统而古老的簧管吹奏乐器,伴随着苗族走过了几千年的历史。可以说,在他们的社会生活中“事事皆入笙歌、处处均有笙乐”。

  阅读全文

  我们使用 cookie 等工具,收集访客如何使用我们网站、产品、服务的相关资料。按下「接受」后,即表示您同意使用以上工具。

分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