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首页*杏悦注册*首页
作者:an888    发布于:2023-11-16 02:33  

  首页*杏悦注册*首页常常觉得,中国艺术讲求意境,而意境是应向静中求的。中国艺术的最精彩处,往往就是得一静字诀。“万物静观皆自得”,庄子讲艺术活动与观照时心斋的虚、静、明,荀子讲求“虚一而静”等等,莫不是中国文化与艺术精神中所偏重的静境。

  中国艺术的崇贵处在于静,因为唯静艺术中的造境才能深和远,深远才能使创作者及观赏者的意有所寄,有所藏休游息,体会宇宙的无限和深情。

  中国文化艺术中重要的一支古琴音乐之所以能历数千年而不坠,成为最能代表中国音乐艺术的乐种,原因之一亦在于其最能表现中国艺术声音层面中的静境。古琴音乐对于静境的追求,是结合了技巧与精神层面两方面而来的。

  从技术性的层面来看,古琴乐器的构造弦长震动慢,加上琴身的木板厚致音量微弱,本不适宜于弹太快速及喧闹的乐曲。乐器这样的特质再加上传统琴人一般都用丝弦,丝弦音色温柔微弱,就更宜于弹一些舒缓雅淡的曲子①。再者,古琴并无古筝的柱,因此可在琴面上弹震音、按滑音和走手音。这些震音及按滑音、走手音除了有部分是构成乐曲旋律的骨干音之外,另外则构成琴乐中虚静层面的韵②,形成古琴音乐“声韵兼备”,甚至是声少韵多的风格特色③。而“韵”可说是琴乐追求静境的其中一种手段。

  从精神层面来说,古琴的美学主要受儒、道两家的思想影响,而儒家主张的“大乐必易”和道家的“大音希声”均造成古琴音乐之追求空间趣味和“曲淡节稀声不多”的效果,而或多或少地抑制了琴乐朝繁音促节、繁声等铿锵热闹风格方面的发展。

  古琴音乐是单音音乐,因此其音乐的特色主要是线性的,是一种声音层面、听觉上的线型运动。当聆听古琴音乐时往往发觉其旋律线若断若续、若有若无。初听者或会觉得若有所失,为什么这种音乐为无声的,而当进入了琴乐的堂奥之后,便能玩味到这种无声处的精彩,它正是琴乐的神韵和风格之所在。明代徐烘的“溪山琴况”中说:“迂回曲折,疏而实密,抑扬起伏,断而复联,此皆以音之精义,而应乎意之深微也”。这种疏密、断续的虚实相间的特色亦正形成琴乐特有的空间趣味和韵味,正如书法中飞白的效果,或无迹使转的运用④。

  古琴音乐是在时间中流动的声音艺术。上述若断若续、虚实相间的声音效果和空间趣味,主要从震音的吟猱、滑音及走手音几种指法的运用上表现出来。滑音和走手音是在琴面上滑行的音,后者更可连续滑行几个音位。在一个乐句内,若左手连续滑行多个音而右手不加弹弦的话,那么这些滑行中的音便会逐渐转弱甚至消失,要待右手重新弹弦才有声。这些滑行几个音位的长滑音则往往造成琴乐若断若续和若有若无的音乐效果。另外,震音吟与猱的运用若超过三至四次以上,则其余音便会转弱或消失,只余手指在琴面上转动,这些无声之处便形成了音乐进行中的空间感。

  上述古琴音乐中所特有的空间趣味正反映出其更高层面的空间意识。这种空间意识,乃是中国人对“道”体验的反映。

  道家很少正面谈及艺术,往往只强调艺术形而上,即道的境界的层面。道是空虚的、无限的、广漠的,老子将道之本质名之为“夷”、“希”和“微”,而这种特质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和“搏之不得”的。这种特质在中国艺术品中的表现,就是其空间趣味,也可以说,中国艺术中特有的空间,就是中国人对“道”观念的反映。中国绘画、书法中留空画底俾能着重空中点染,转虚而成实,使画境里有空间、有荡漾。中国人乃藉这种空间荡漾来表达和反映视之不见和听之不闻的道。

  中国艺术中空间的运用,除了能使作品空灵荡漾,还能蕴含着一种独特的迷惘恬淡的意趣。

  古琴微弱的音量、丝弦温柔的音色和若有若无的旋律运行,均反映了老子所说“道”之夷、希和微的特色,亦形成琴乐微茫恬淡的意趣,使其风格宁静而深沉,听之使人悠然意远。

  明代虞山派琴人严澂强调琴乐清、微、淡、远的理想风格。自此琴人多以之作为琴乐演奏和评论的标准,形成琴乐风格单一和偏向的发展。严澂本身是一个失意于官场而退隐的人,他这一主张之所以能发展,主要因为清微淡远的风格很能迎合那批忘情于山水的 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

  “清微淡远”亦可理解为四种不同的指触,而由此所形成的风格。“溪山琴况”共有二十四况,其实亦即由古琴二十四种不同的指触所形成的况味,其中“清” 的一项说:“指求其劲,按求其实,则清音始击,手不下徽,弹不柔懦,则清音并发,而又挑必甲尖,弦必悬落,则清音益妙,两手如鸾凤和鸣,不染纤毫浊气,厝指如敲金戛石,傍弦绝无客声”。可见“清”主要要求击音之坚实和清亮,不拖泥带水。而下指击音之清亦须讲求与种种主客观条件的配合:“地不僻则不清,琴不实则不清,弦不洁则不清,心不静则不清,气不肃则不清”。指触和其他主客观条件均能做到“清”,最后还须讲究整首乐曲的清:“究夫曲调之清,最忌连连弹去,极之求完,但欲热闹娱耳,不知意趣何在,斯则流于浊矣,故欲得其清调者,必以贞静宏远为度……”。可见清之为纲,亦必须以贞静宏远为其内涵。

  于“淡”一项,“溪山琴况”说:“独琴之为器,焚香静对,不入歌舞场中,琴之为音,孤高岑寂,不杂丝竹伴内。清泉白石,皓月疏风,悠悠自得,使听之者游思淡缈,娱乐之心不知何去,斯之谓淡……琴之元 音本自淡也,制之为操,其文情冲乎淡也,吾调之以淡,合乎古人,不必谐于众也”。淡之本质为静和岑寂,不谐于众,因此能使听者游思缥缈。

  于“远”一项,“溪山琴况”说:“远以神行……至于神游气化,而意之所之,元之又元,时为岑寂也若游峨嵋之雪,时为流逝也若在洞庭之波,倏缓倏连,莫不有远之微至。益音至于远,境入希夷,非知音未易知,而中独有悠悠不已之志,吾故曰,求之弦中如不足,得之弦外则有余也”。

  “溪山琴况”中没有“微”一项,据上引资料可将“清微淡远”理解为,如在一乐句中,清为右手弹弦左手按弦所得之实音,故琴音清楚坚实,跟着的是拖音滑行,已属虚音的层面,因此由清实变为幽微,而再跟着的拖音滑行已脱离物化的声音层面而进入抽象的精神境界,所以声淡而“能使听者游思缥缈”,声远“而中独有悠悠不已之志”,也因为基本上声音已远去,因此是“求之弦中如不足,得之弦外则有余”。客观来说声音已消失,所留有的听觉上的空间正好俾主观精神有所休游。将清微淡远之理解为按滑音的音色特质和变化,因为两者构成琴乐中虚实相间的特色(按音为实、滑音为虚),而又以长滑音(如右手不加弹弦)更能形成琴曲中的空间感。

  中国音乐向来强调意境和弦外之音,二者境界之到达,均赖乐曲中所留有的空间,这些空间暗示无限和辽阔,使人的精神有所游和有所休。这些空间亦使乐曲倾向静态而非动态的美。

  “气疏韵长”亦是古琴音乐的一大特色,“韵长”亦说明了虚音的韵在琴乐中所占的重要篇幅,而韵是构成琴乐空间趣味的一重要因素。琴乐的空间趣味和空间意识,又反映了中国文化艺术中“以虚涵实”的观念。

  中国画的品评有所谓气韵生动,其实音乐亦然。所以能生动,正因为中国的艺术往往能留出适当的空间,俾聆听者或观赏者的精神有所呼吸吐纳,而觉有灵气往来其间。古琴音乐之静、远和淡趣亦正在于上述指法所营造出来的空间感和蕴含于其中的微茫惨淡的意趣。

  恽寿平说画:“画至神妙处,必有静气。盖扫尽纵横余习,无斧凿痕,方于纸墨间静气凝结,静气今人所不讲也,画至于静,其登峰矣”。“画筌”中说:“山川之气本静,笔躁动而静气不生”。白石道人的画拈出一静字,京剧大师梅兰芳的表演深得静字诀。可见中国艺术虽讲求动静之相辅,但终究以静为尚。古琴操缦前之凝神静虑,盥手焚香,亦无非为了配合追求琴乐中静谧的意境。古琴虽亦有风格热烈、声多韵少的乐曲,但其静、远和淡趣仍然是琴乐的精髓。

  ①于中国古代的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分类中,丝是被认为最温柔敦厚的音色,代表乐器为琴和瑟。古琴传统均用丝弦,最近才逐渐改用钢丝弦(尼龙包钢),主要原因钢丝弦音色较明亮铿锵,宜于作为表演之用,且钢丝弦比丝弦耐用,不易折断,从演奏及经济角度来看则较丝弦为佳,唯独丝弦那种深醇的韵味、柔和的音色和舒柔的指触却是钢丝弦所无法代替的。

  ②韵在古琴音乐里主要指相对于实音来说的虚音。这类虚音包括了润饰性的余韵,如吟与猱两大类指法(及其种种的变奏)所产生的延长的震音;滑音;按音后拖音滑行多个音位的走手音及其他装饰性的指法如撞、逗、唤等。

  “古琴初阶”对于吟一指法的解释为:“弹出按音之后的余音,用一种方法增加它的韵味叫吟。吟的方法是得音之后,左手指在得音的位上,先上(右)后下(左)、先大后小地来回滑动两三次,然后仍回到得音的位上。上下动作的范围不得超过二分。吟的指法取势要圆”(见沈草农、查阜西、张子谦“古琴初阶”,北京音乐出版社,一九六一年,第36页。)

  “古琴初阶”对于猱一指法的解释为:“猱是增加余音韵味的另一种方法。猱是得音之后,左手指在得音的位上,先下(左)后上(右),先大后小地来回滑动两三次,仍回到得音的位上。动作范围稍大,但不得超过三分。猱的指法取势要稍方,成直上直下的动作” (同上)。

  滑音主要为滑向本位音的“绰”与“注”两大指法。“古琴初阶”对于绰的解析为:“左手指从需要按的音位左面半个音位的地方,趁右手弹时,迎着音往上(向右)滑到应得的音位上叫绰”(同上,第36页)。注与绰一样,不过采用相反的方向。走手音则指左手弹校音后拖音滑行几个音位出、绰与注指法中除了本位音构成旋律的骨干音外,其滑奏的部分往往是润饰性的,且力度轻,是属于虚的层面、走手音除了第一声为实按之外,余下的拖音滑奏,虽亦构成旋律的骨干音,但若右手并不同时加以弹弦的话,这些仍属虚音的韵。

  ③关于古琴音乐声韵的发展及特色,请参看林友仁《七弦琴与琴曲声韵发展的我见》一文,载于“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一九八二年,第一期,第45至 56页。

  ④书法中的所谓“使转”指的是书写点划时操纵笔锋毫毛的运动。即笔划之间的驰骋断连、联络形势的关系,使转运动落实于纸上的文字点划可称作“使转行迹”,可看出画家作画时笔毫的运动和变化,在书写时,因各个独立的点划须分开来写,往往在上一点划和下一点划的收笔和起笔之间,画家的手是捉笔悬空运行的,因而虽有连贯的动作,纸上却无连贯的笔迹可寻。虽无笔迹可寻,这一提笔悬空运行的过程却是整个学点划间不可分割的运动部分,这些“断而实连”的动作则称之为“无迹的使转”,它与有迹可寻的使转结合成为书法上有机的整体,综贯整篇书法的“行气”,也是从这些使转的方向和运行所看出来的。

分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