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首页-AG娱乐娱乐平台
作者:an888    发布于:2023-11-10 01:46  

  首页-AG娱乐娱乐平台央广网郑州3月26日消息(记者 夏莎 赵梦阳)春日的中原大地,草木复苏,生机盎然。洧水河畔的河南省新密市超化镇街道旁的一座三层小楼上,传出一段热烈、激昂的乐曲,久久回荡在乡间。记者闻声走近,看到王国卿等超化吹歌的传承人们正在演奏经典曲目《传令》,乐曲奏到激昂处,仿佛看到出征将士的万千豪气。

  吹歌的演奏形式起源于4000多年前夏商时期的鼓吹乐,后来发展为宫廷音乐,在隋、唐时期传入超化寺,形成超化吹歌,又于明朝末年流入超化民间,形成现在的演奏形式。超化吹歌是我国重要的古代交响器乐演奏形式。

  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笙管乐(超化吹歌)代表性传承人王国卿介绍,超化吹歌以管子为主奏乐器,辅以笙、笛、箫,再加上打击乐韵鼓、大铙、手钗、锣、钹、编钟、云锣等。

  超化吹歌古乐团里,有支保留了300余年的铜管,其音质优美,清脆洪亮。管子上粗下细,苇哨发音。

  “看似一根简单的铜管,演奏时,口腔吹气用力大小不同,产生的音高也会有明显差别。”王国卿展示完铜管,又用中国传统的工尺谱哼唱了一段,乐曲悠扬、厚重,让人深受触动。

  今年59岁的王国卿与超化吹歌的缘分从48年前就开始了。11岁时,王国卿读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管子。

  “年萧月笛当下笙,三年的管子不中听。”“管子不好学,音准不好吹,我很热爱这门艺术,就想下功夫学好。”为了学好技艺,王国卿每天都要坚持练习一到两个小时。

  王国卿曾在煤矿工作过,也办过汽修厂,现在专业从事超化吹歌的传承和古乐器复原工作。与他一样,超化吹歌古乐团里,聚集着数十位吹歌艺术爱好者。他们或做点小生意,或有正式工作,或是自由职业者,聚在一起,只为传承超化吹歌。

  王国卿学习吹歌演奏时,主要靠老一代吹歌艺人的“口传心授”。老艺人们哼唱的吹歌谱(工尺谱),年轻人听不懂;年轻人学习哼唱的吹歌谱,老艺人听起来“四不像”。“代沟”出现了。

  针对这个问题,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担任过新密市文化馆馆长的钱林申与张振恒等几位老吹歌艺人商量后决定,把吹歌谱翻译成简谱,让年轻人学习吹歌演奏。

  此后,王国卿也致力于把吹歌的工尺谱转换成简谱,教授徒弟学习管子等乐器。同时,他还编写了超化吹歌的学习教程,正在梳理超化吹歌乐谱及笛箫等乐器的选购、维修、制作教程等。

  “我学习管子有三年了,平时学习用的是简谱,但是工尺谱也要学习哼唱。”胡东娟是王国卿的徒弟,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笙管乐(超化吹歌)新密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她说,“咱超化人自己传下来了这么珍贵的文化遗产,身为超化人,我有一种自豪感,更有一种使命感。”

  据了解,超化吹歌现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2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6人。

  2013年开始,王国卿与宋文建、孙义臣等传承人,坚持每周到学校给师生们传授吹歌技艺,节假日组织培训,定期组织展演,使超化吹歌形成了学校特色。

  学校也把超化吹歌作为校本课程进行授课。2018年2月,以超化吹歌为特色教育的超化镇第一初级中学(超化吹歌传习基地),被教育部评为“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

  现在,该校教师、学生每人都会一件乐器,均会演奏吹歌当家乐曲。超化吹歌的传承也由师徒传承变为学校和社会传承相结合模式。

  近年来,王国卿带领着超化吹歌古乐团还在超化镇社区学校、新密市政通路小学、新密市红军小学、超化镇一小设立了传习基地,并编写出版了《超化吹歌传习教程》一书,培养学生二百余名。超化吹歌被带入学校引入课堂,夯实了传承基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分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