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首页“天美娱乐”首页
作者:an888    发布于:2023-11-08 01:33  

  首页“天美娱乐”首页芦笙这种音色优美的民族乐器有着悠久的历史,是苗族人民特别喜爱的古老乐器之一。每逢祭祀、娱乐、求偶、婚嫁、节庆等场合,苗族人家都要吹芦笙、跳芦笙舞。

  在云南昭通大关一带的苗家,每年的农历9月27日—29日,苗族都要举行盛大的芦笙节。届时四面八方的苗族人都身着盛装前往参加,各寨芦笙高手云集。平日里寂静的青山河谷,顿时汇成芦笙歌舞的海洋,满山遍野,欢声笑语。

  作为苗族人民常年使用的乐器芦笙,源于禾杆笛,后逐步演变成为苗家成熟的吹奏乐器芦笙。在《苗族简史》里记载:苗族最早的乐器就是芦笙,芦笙曲调是苗族最早的音乐之一。

  芦笙的制作技艺是一门非常讲究的手工活,它对手工艺人的要求相当高:既要通晓木工活、铜料的冶炼,还要熟悉专业的音律知识。通常他们使用的工具也不尽相同:有的从市场购买现成工具,有的根据需要自己制作顺手工具。这些各种不同规格大小的工具大致可分为:大小刨、刀具、宰子、斧子、锤子、砧墩等等。

  居住在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的天星镇白房子村的王杰锋,是一位少有的芦笙制作高手。作为苗家后裔家族芦笙制作的第五代传人,王杰锋一直坚持家传的全手工技艺。如今,慢工出细活制作出的一把把芦笙远近闻名,并销往北京、上海、四川、贵州等地。2007年,王杰锋被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苗族芦笙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图片 ┃苗族传承芦笙制作技艺的师傅只用风箱、锤子、黄铜、斧子、凿子、锯子、钻子、苦竹、桐油和石灰就能制作出精美实用的各式芦笙。

  传统制作芦笙的三大工艺流程为:1、制作芦笙斗,2、制作发音簧片,3、制作发音管。

  制作芦笙斗的最佳木料叫杉木,属于亚热带树种。成型的杉木木材纹理顺直,质地松软,结构较细,耐腐力强。在王杰峰生活的家乡天星镇附近的山上,就有很多这样的杉木,这为他制作笙斗提供了良好的材料。

  砍下大小合适的杉木,在通风处晾干几天后,王杰锋用斧子将杉木削成笙斗形状。这期间的工艺主要根据自身的经验掌握笙斗的对称,然后再将其抛光刮圆,用木沙布将笙斗反复打磨,使其外表光滑平整。

  完整的笙斗制作好后,就用刀具将它竖剖为两半,这十分考验制作人的水平。王杰峰平心静气、认真观察杉木的结构纹理后,小心地将笙斗剖成极为对称的两半。

  制作笙斗的发音簧片,是直接关乎到笙斗的发音环节。其中,制作土炉、冶炼黄铜、制作簧片,每一道工序都极其严格。

  王杰锋和他的徒弟,从附近的山上挖来了白善泥和石英砂,将两者按照合适的比例调匀,再垒成一个土炉子,这看似很原始的办法,用来冶炼铜水却非常奏效。

  同时准备好冶炼黄铜的坩埚、磨具和铅锭。在冶炼的土炉制作完成后,点火将木炭引燃,大火逐渐将木炭一点点烧红,土炉的温度也随之提高,这时候,将平时收集的黄铜料放进坩埚里,开始黄铜的冶炼工作。过去为了保证温度的高温恒定,工匠们还得用尽力气拉风箱,一小口坩埚的铜水往往要耗费大量人工。如今有了电风机,大约经过50分钟左右,黄铜在坩埚中就逐渐软化、变红,化为铜水。

  趁着铜水的高温,将一定比例的铅放入融化。青烟冒起,铜铅合为一体,再将铜铅水倒入事先准备好的磨具中,慢慢冷却凝固成长方形的大块铜板。王杰锋告诉摄制组,加了铅的黄铜在制作簧片时将更加富有弹性和韧性,从而使芦笙的音色更响亮、音质更加优美。

  铜板制作成功后,开始锻打和制作的工序。首先要用宰子将铜板切成条形状,然后将铜条放在砧墩上,用小锤反复锻打,将铜条锤平、锤匀,这道功夫讲究的是耐心和细致。

  图片 ┃制作芦笙,要求制作工匠要有有长期的实作经验。要懂得一定的乐理知识外,也还还要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力学原理。

  在《云南民族传统技艺——苗族芦笙制作技艺》一片中,苗族芦笙制作技艺的民间手艺人王爱华说:

  挑好竹子做好了竹管,就开始安装发音簧片。一般来说常用的芦笙为6管,最短的一管稍粗,要安装2块发音簧片。王杰锋根据簧片的大小规格,在每一根竹管上进行开槽,使得簧片准确、稳妥的安装在竹管的槽内,并反复吹奏,为了精确,甚至要使用校音器对发音管进行校音。

  图片 ┃ 早年,王杰锋在继承祖传秘技的基础上,就在冶炼时加入一定比例的铅,让传承百余年的天星王芦笙就此扬声滇黔交界的苗族村寨。

  常见的芦笙发音管一般为六根,王杰锋在继承祖传秘技的基础上作了创新,将发音管改成八根或十根,又在冶炼时加入一定比例的铅,这样制成的芦笙发音更加响亮悦耳,传承百余年的天星“ 王芦笙 ”就此扬声滇黔交界的苗族村寨,为大关天星芦笙增添了光彩。

  苗家后生与芦笙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因为芦笙不仅是一种单纯的民族乐器,而且是苗族男女青年恋爱生活中的重要媒介。当他们约会姑娘时,芦笙便是红娘,当他们倾吐爱慕之情时,芦笙又成了一种美妙的“语言”。

  芦笙是苗族文化的一种象征,苗族芦笙在表演吹奏方面把词、曲、舞三者融为一体,保持了苗族历史文化艺术的原始性、古朴性。芦笙制作技艺历来都由师傅亲手教授,无文字资料留存,且技艺考究,传承比较困难。现在能熟练制作芦笙的艺人已越来越少,精湛技艺后继乏人,面临失传的危险,亟待抢救、保护。

  友情提示:为了获得更好的显示效果,请使用 Chrome,Firefox,Safari,Edge 或 IE11 浏览器访问该网站。

分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