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傲世皇朝·(中国)平台首页
作者:an888    发布于:2023-11-06 01:17  

  傲世皇朝·(中国)平台首页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包括乐器的制作都需要经过由简单、粗糙、丑陋,向造型美观、结构复杂、工艺精湛、音质优美、层次配套发展的过程。笙的形成,不可能一夜之间就成为一种造型美观、结构复杂、精致、雅观、完美无缺的乐器。

  据考古学家研究认为:笙的最初形式,同排萧相似,既没有簧片,也没有笙斗,是用绳子或木框之类,把一些发音不同的竹管编排在一起的乐器,在出土的殷墟(公元前 1401-前1122年)甲骨文中有“和”的记载,卜辞中有象形文,像编管吹奏乐器,是后来小笙的前身。说明,笙在中国已有 3000多年的历史。见图 1曾侯乙墓出土古匏笙与甲骨文[1]。

  云南省于 1955至 1960年,在昆明市晋宁县石寨山发掘以滇王为首的贵族古墓群,出土了青铜葫芦笙斗和吹奏葫芦笙的铜舞俑。之后,云南玉溪、大理等地也陆续出土了铜葫芦笙斗。说明先秦之时葫芦笙已经在中国西南广大地区流传,至少已有 2500年的历史。见图 2云南的青铜葫芦笙斗[2]。

  从中国以及东南亚许多民族使用的乐器中有∶苗笛(苗族)、马布(彝族)、竹叶笛(侗族)、筚管(瑶族)等许多簧管类乐器,笙的最初制造应该是由这类单管乐器逐渐向有簧片的多管乐器发展;然后,才出现用葫芦制作的葫芦笙和竽;用多根芦竹管和一根吹气管装在木制的座子上制成芦笙等。

  笙与竽为同一乐器。笙在春秋战国时期至汉以前,竽与笙都被视为重要乐器。《韩非子·内储说》载,齐宣王(公元前342-前324在位)“使人吹竿,必三百”,可见当时竽在宫廷音乐中的地位是多么的重要;陈旸《乐书》中记载有∶“大乐所传之笙十七簧。旧外设二管不定置,谓之义管,每变均易调则更用之。”所谓义管,就是准备临时换用的笙管,可变调。笙有17 簧、21簧、24簧和36簧,有圆笙、方笙、加键扩音笙、抱笙、次中音小排笙等。笙由笙斗、簧片、笙脚、笙苗、笙箍、按音孔等组成。笙斗最初用匏(葫芦)制,到唐朝改为木制,现代则为铜制。簧片最早用竹或苇做成,现用铜制。笙苗用竹管,可容右手食指插入。见下表17管D调笙的音位3。

  笙的文化承传大致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殷墟先民随人口的增长、战争、贸易,需要不断扩大居住地,向外移民,他们到达新的地域后,有的保留自身的族称,并与中原发达城市一直保持着文化上的联系,承传着相同的文化;而另一部分人,为了躲避自然灾害、瘟疫、战乱与人口的增长,他们不断地向遥远的地方迁徙,并与当地的居民融合,历经数千年的时间,这部分人因生境、语言、服饰、生活、习俗、社会、文化、宗教等差异,分化成不同的民族,但他们一直承传着老祖宗的文化————笙。

  每一种流传面较广的文化都会存在自身民族文化的承传,或是接受其他民族文化的传播。尽管今天,专家们还没能找出足够的证据来确定,使用芦笙、葫芦笙、排笙等的民族有哪些属于自身民族文化的承传,还是从别的民族文化传播中接受了笙文化,但从目前笙文化的流传地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有两条线路∶一条是从笙的发源地向东延伸到东亚的朝鲜、韩国、日本等国;而另一条线是经中国西南地区一直延伸到东南亚的泰国、越南、柬埔寨、缅甸、老挝等国家。早期的马来西亚也曾有民族使用葫芦笙“。后来,因宗教信仰的变更,以及西方和阿拉伯文化的盛行,笙逐渐退出马来西亚人的生活。

  当今中国大陆民间比较常见的笙大致可分为五种∶1.民是在中国广大城乡一直流传的笙;2.是有葫芦笙斗的葫芦笙;3.是带簧笙管、笙斗、吹管和共鸣筒组成的芦笙;4.是西双版纳傣族、布朗族、克木人使用的排笙;5.德宏傣族、德昂族使用的葫芦丝。

  中华民族有许多关于葫芦崇拜、葫芦生子、葫芦繁衍各族、葫芦笙舞与生殖崇拜等文化。纳西族、彝族等送葬时,要由葫芦笙歌手边吹边走,载歌载舞作为前导,用葫芦笙伴奏和跳笙送神灵,实际也是把葫芦视为始祖与母体崇拜有关。葫芦象征母体、女阴。葫芦笙象征繁殖多产,是始祖的声音,因此吹葫芦笙、跳葫芦笙舞,既是对母体女阴的崇拜,也是促使繁殖多产的必须*。

  从一千多年前的开化铜鼓鼓面第六晕圈上,有四个头饰羽毛、“衣着尾”翩翩起舞的舞者,见图3其中有一人边吹葫芦笙边舞”,非常生动地展现出葫芦笙舞的形象。从该图表演者的着装中可以看到与今天彝族、纳西族等祭祀仪式上的祭师或景颇族“目脑纵歌”的领舞者祭师很相似。该图像应是为祭祀而跳的葫芦笙舞。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图像大都在古人坟墓的丧葬品中发现,这更证明了早期葫芦笙的祭祀功能。

  葫芦笙在中国西南地区主要流传于彝、傈僳、拉祜、苗、纳西、哈尼、佤、普米、怒等民族中。葫芦笙常用于独奏和为舞蹈伴奏。这些民族的“打歌”、“跳歌”、“踏歌”等舞蹈,均用葫芦笙伴奏。人类古代农耕时节表演的歌舞大都含有祭祀内容,但今天,有许多民族民间舞蹈已没有祭祀含义了。由于祭祀功能在这类舞蹈中消失,今天,笙在山区各民族的功能,主要用于节庆、娱乐和谈情说爱。

  据有关专家研究认为,泰国的“笙”舞,虽有笙伴奏,但此“笙”的原意为跳舞。“笙”有19种舞蹈语汇,它包括捕鱼舞、饭篮舞等。表现农民田头送饭、河塘网鱼,采集野菜等农村生活情景。舞蹈开头是一段引子,由表演者随象脚鼓、芦笙的伴奏边舞边唱,之后,男女结伴起舞。泰国著名的南旺舞也是由“笙”舞提炼而成”。缅甸中部地区的春耕,人们按习俗在田间跳大鼓舞,也具有祭祀功能。从这些现象中可以看到,古人使用的鼓、笙乐器与农耕劳动有非常密切的关联,而人类早期的农耕文化,一直认为需要靠神、靠天、靠地的恩赐才有好的收成。从而形成用各种乐器与歌舞在农耕时欢歌跳舞的文化。

  东南亚各国的葫芦笙舞与芦笙舞,似乎已产生了融合。从泰国、老挝、缅甸、越南、柬埔寨使用笙的民族看,尽管演奏的乐曲,因文化与语言等的差别,旋律上会有区别外,大多数不同民族,不仅使用相似的芦笙或葫芦笙,就连舞蹈也与中国的苗族、壮族、侗族、拉祜族、傈僳族、佤族等笙舞极为相似。他们同样是∶一边吹芦笙或葫芦笙,一边晃动着身体,舞步中有明显的屈膝、勾脚、对吹、跳跃、踢腿、转圈等舞蹈动作。今天,当人们观看到这些使用笙的民族有相似的舞姿时,会令人深感其中有没有隐藏着人们已经淡忘了的文化呢?由于许多古老的民族文化缺乏各国专家去收集、整理、记录,时间又过去了太久,原本没什么秘密的文化,却成了今天难于破解的谜题。

  一种古老的,尤其是具有祭祀功能的文化,其最初的每个动作,都会代表某种含义,在承传的过程中,舞姿会保留着古人的舞蹈语汇。就像印度的传统歌舞,因其歌舞与寺庙文化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印度舞不仅头的晃动、眼睛、手与手指的变换和脚的动作等均有一定的含义一样,早期笙舞的每个动作也会代表各种不同的内涵与表达。但有祭祀功能的文化一旦向娱乐文化转化之后,人们也就没必要去记住这些动作的含义了。当时间跨越数百年上千年之后,笙的歌舞仅留下了一些相同的舞姿,而这些舞姿的具体含义,大多数人已淡忘了。

  拉祜族的芦笙舞(据笔者所见,拉祜族主要使用葫芦笙,但云南有关民族舞蹈的书籍常把葫芦笙与芦笙混同一种乐器),据中国有关专家收集、整理、记录了一些舞蹈动作的名称。这些舞姿除有少数为祭祀活动时的特有动作外,绝大部分是表现生产生活和模拟动物生活的。其过程非常详尽,如表现生产的有∶找地舞、挖地舞、磨刀舞、铲地舞、摞草舞、斗犁架、犁地舞、挖地敲地、拣摞渣、烧摞渣、撒谷种、铲田埂、耙田舞、糊田埂、拔秧舞、栽秧舞、薅秧舞、谷子扬花、撵小雀、风吹谷子倒、绑谷子、破篾子、编囤箩、编蔑笆、找弯棍、割谷子、堆谷子、盖谷子、打谷子、摞拢谷子、杨谷子、背谷子、谷子装包、春谷子、簸米舞等

  表现生活的有∶砍柴舞、支三脚、烧火舞、支土锅、煮饭舞、春盐巴辣子舞、摆饭舞、支板凳、吃饭舞、抽烟、喝茶、摇娃娃等;

  模拟动物跳的有∶鹰舞、鸭子舞、猴子舞、孔雀舞、鹌鹑舞、鹿子舞、青蛙舞、白鱼翻身舞、斗鸡舞、蜻蜓舞、马舞、水牛舞、螃蟹舞、黄鼠狼掏蜂蜜、斑鸠拣谷子等IL。

  前文已讲述过泰国的笙舞与他们的生产生活有关,东南亚其他国家民族的笙舞,是否也有上述相似的舞姿名称呢?各国专家若能够将本国不同民族笙舞的舞姿名称进行收集、整理、进行比较,相信会找到许多有趣的答案。甚至,可以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使用相同的乐器、相似的乐器功能与相同的舞蹈动作中,破译出一些古老的文化信息。

  中国与东南亚各国使用芦笙、葫芦笙的民族,今天虽已分化、派生出不同的民族,但他们很有可能一直承传着同一个古老的,或者是承载着来自同一个母体的文化。

  东亚的朝鲜、韩国、日本与中国大陆的一些民族有悠远的血缘关系与文化上的交往。笙类乐器自然早已在这些国家的民间流传。但笔者在查询资料的过程中却只看到,笙大约在唐朝(公元618-907年)时期才得到朝韩宫廷和日本艺术家的兴趣,并将琵琶、箜篌、筝、笙、筚葉、龙笛、太鼓、羯鼓、钲鼓等乐器引入宫廷,冠名为“唐乐”咬203。

  每个人,每个民族都有各自喜爱的文化。有的民族钟情于弦乐器,而有的民族更喜欢管乐器或打击乐器。人类对文化的需求各种各样,纷繁复杂,并按各自喜爱的文化去发展,使之成为自己民族的文化特点。因此,笙在东亚一些国家没有产生更大的发展也在情理之中。

  人类传承自身民族文化或汲取外来文化时,并不一定会永远保留着原有文化的结构、造型与功能。思维活跃的人类往往会根据生存环境与生活的需求,从功利角度,去各取所需、改革、变易、发展原有的文化。这点不仅在东南亚与中国的佛教塔寺艺术中可以看到有诸多相似又不相同的艺术。笔者也曾写过《探析东南亚民族音乐文化的变异现象》“1,阐述了上述文化的碰撞、融合、改革、变异、发展等现象。同样,人们若将视野转到亚洲的民族乐器时,仍然能够看到民族乐器也有诸多不同的变异现象。就笙来说,不仅造型、功能、款式有变化,甚至会使整个文化系统产生突破性发展。

  前面已谈到笙的承传与传播中有两条线路∶一条是向东流传到东亚各国;一条是从中国西南一直延伸到东南亚各国。

  笙在上述国家经过数百年、上千年的改革发展,与中国内陆的笙无论在造型上,还是制作工艺,以及文化的功能上均已产生了变化。

  从东南亚国家的笙文化看,尽管今天,人们还能从山区民族中找到一些很古老的笙类乐器,但从历史文献看,东南亚国家在笙乐器的发展上却有比较大的变动。

  缅甸的古骠国在公元802年,曾携带二十二种乐器到中国唐朝,其中有大匏笙二个、小匏笙二个;牙笙,穿匏达本,漆之,上植二象牙代管,双簧皆应姑洗;有三角笙,亦穿匏达本,漆之,上植三牛角,一簧应姑洗,余应南吕,角锐在下,穿匏达本,柄嘴皆直;有两角笙,亦穿匏达本,上植两牛角,簧应姑洗,匏以彩饰②。

  古骠国的乐器不仅造型奇特,仔细研究其笙类乐器的组合,会令人惊异地发现,骠人在笙的制作上不仅具有高、中、低音的概念,也已懂得乐器需要配套发展的制作理念了。从牙笙、三角笙、两角笙只发两个音,体积较大等特点,明显地向人们展示出,它们是配合大匏笙(中音)、小匏笙(高音)的旋律演奏,属于低声部乐器,同时也说明骠国乐队中的笙类乐器组合,已有突破性发展。况且,公元802年,懂得将吹奏乐器制作出高、中、低音用于乐队演奏,乃属首列。

  骠国代表团到唐朝进行文化交流,得到唐朝宫廷的重视,尤其唐朝的文史官员,对骠国乐的记载颇为详细。由此,也可看到,笙在骠国的文化功能上,不仅是宫廷乐器,它还具有与外界交往中展示骠国乐舞文化的功能。

  但让考古学家惊奇的是,骠国于9世纪灭亡后,上述乐器也随之消失在缅甸的史书中。大约15世纪的缅甸壁画上,又出现了几种类似凤羽造型的、很奇特的笙类乐器,见图4缅甸阿瓦王朝的室内乐队。从文献记载的古骠国,向唐朝进乐时有∶“大匏笙二,皆十六管,左右各八,形如凤翼,大管长四尺八寸五分,余管参差相次,制如笙管,形亦类凤翼,竹为簧,穿匏达本◎。”按文献记载,此笙为穿匏达本,是葫芦笙,但从文中“形如凤翼”的描述看,又与图4很接近。因此,从时间推算,乐器经过9世纪到约15世纪,几百年的发展,其造型出现变化也很正常。而同样让考古学家感到困惑的是,这些乐器也仅在这几幅壁画中显现,之后,它们也消失了。

  缅甸的主体民族缅族,在各朝代的乐器文化上虽一直保留着室内乐队与室外乐队,但在约 17世纪之后的文献里,笔者再没查阅到笙的踪影。大约在 20 世纪中期,缅甸的音乐家在本国民族乐器考察中,从西部钦邦的钦族民间,看到一种用一个牛角制作的独角笙。这种乐器的制作很奇特,它将一根牛角从葫芦的中间穿过制作的笙类乐器。由此可见,古骠国的乐器虽没能在缅甸的主体民族缅族乐队中流传,却仍在山区的少数民族中得到了保留。见图 5 缅甸钦族的牛角笙:

  从17世纪之后的缅甸文化发展史上,可以大致了解到,缅甸主体民族缅族的文化里,笙类乐器已被废弃。为何缅甸的主体民族缅族不使用笙类乐器?笔者曾问过缅甸的音乐家,他们没能正面回答。有的说,缅甸后来更注重锣与鼓等打击乐器的发展。

  笔者认为,笙被淘汰的原因有多种∶1.骠族与缅族,因非属同一个民族,文化的差别、喜好、特点各不一样;2.时代变更,新文化潮流,将时兴文化推向高潮的同时,会让一些传统文化遭到遗弃;3.朝代的更迭,前朝文化往往会被当成旧物、过时、不受欢迎的文化而废弃;4.还有许多人们未知的诸多原因,使骠国笙、文字与骠族黯然消失。

  大约13世纪,缅甸的围鼓、围锣出现在文献与壁画上。从这时期的缅甸乐器发展情况看,其乐队的围鼓、围锣是主奏乐器,这些乐器的音响洪亮,很适合室外各种节日的演出。笙类乐器因音量柔和细小,无法与音响洪亮的围锣、围鼓、唢呐合作,而逐渐退出舞台。从此,人们只能在山区民族中才能找到笙的踪迹。

  中国中原地区的笙文化历史悠久,有大、中、小等多种类型,主要流传于城市与各民族居住的广大乡村。

  芦笙主要流传于中国西南∶苗、瑶、侗族、水族、仡佬等民族,芦笙也分大、中、小等多种类型。芦笙均由笙管、笙斗和簧片三部分构成,常用芦竹制成的笙管六根,外侧开有按音孔,下端装置铜簧,插入一长形木斗5,但今天,使用芦笙民族大都用竹子制作笙管。见图6广西各族芦笙∶

  从泰国和老挝的民族使用的排笙(Khaen“肯”)看,其造型似乎与中国笙有很大区别,但仔细研究其结构,才会感到排笙(Khaen)与汉族笙,以及日本笙的制作原理基本相同。日本大阪大学教授山口修在其教学中将日本笙与泰国排笙(Khaen“肯”)的吹嘴部分和笙管的排列,放在一起进行对比,说明日本笙与泰国排笙(Khaen“肯”)虽在造型上有些区别,但在乐器的制作原理上是一样的(见图 7)。

  泰国著名音乐学家Prof. Dr. Jarernchal Chonpairot 写有一篇论文LEARNING A KHAEN IN 5 MINUTES(《学习排笙五要点》),文中讲述泰国排笙与中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的排笙的区别,还有图片介绍各国的排笙虽相似,但造型及制作工艺上并不一样品。

  排笙(Khaen“肯”)在泰国和老挝的民族中已有很长的历史。缅甸使用排笙的民族也是靠近泰国与老挝边境的克伦族支系。排笙在中国,仅流传于西双版纳的傣族、布朗族和克木人。云南德宏州的傣族没有使用排笙。

  单簧气鸣乐器葫芦丝,中国的傣族称筚朗叨(bi lang dao)。“筚”(bi)是傣族气鸣乐器的总称(在发音上与英文pi 同音),“朗”(lang)是直吹,“叨”(dao)是葫芦。

  印度和阿拉伯国家也有类似葫芦丝的乐器,而且历史悠久。因此,葫芦丝是否是傣族的传统乐器呢?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大波那木椁铜棺墓出土了一件铜制葫芦。这件铜葫芦,通高16.7厘米,上端一侧有长圆形的吹口,底部有一个不规则的扁孔(3.9厘米X3厘米)。通体饰以绳网状花纹。其底部扁孔刚好可插入一根竹制主管和两根较细副管。该墓年代约为战国初期(公元前475-前221年)。有专家认为,该墓出土的铜制葫芦,是中国目前所知唯一的早期铜制筚朗叨音箱实物。

  但在中国西南民族的单簧气鸣乐器中,有许多相似的名称又让人感到疑惑,这些乐器之间究竟存在何种文化上的关联例如

  “筚鲁争”,是彝族、拉祜族的单簧气鸣乐器;“筚建、筚楞罗”是壮族单簧气鸣乐器;“筚管”,是瑶族单簧气鸣乐器;“筚里”,哈尼族单簧气鸣乐器;

  “筚鲁”,彝族、拉祜族单簧气鸣乐器;“筚尔,筚朗布浪”,克木人单簧气鸣乐器。

  还有双簧气鸣乐器“筚巢”等,在中国许多民族中被广泛使用,多是由西方传入中国且名称相似的乐器。

  在乐器研究上,我们从唢呐的名称中可大致了解∶它是由西方流传到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乐器。尽管各国制作的唢呐不仅材料选择上有差别,乐器的形状、结构、音色、音域等都会有所变化,但唢呐的名称却仍然保留了原称∶伊拉克称类似唢呐的乐器叫“祖尔纳”(zurna);希腊有一种双簧管称“唢热纳”(zourna);越南称唢呐为“萨拉乃”(saranai);泰国、老挝称这种双簧管为“皮乃”(pinai);缅甸称唢呐为“奈”(hne∶)。这些不同国家的唢呐与名称大都有“呐、纳、乃、奈”的发音。实际上,对唢呐这一乐器称呼的微小变化,是各国语言语音上的差异产生的。人们沿着唢呐由西向东的传播,去追本溯源,不仅乐器的造型、结构、制作工艺等有本质上的相似,名称上也保存其原有的符号——称呼——唢热纳(zourna)、祖尔纳(zurna)、奈(hne)、乃(nai)、呐(na)。

  从名称去根究乐器的来源,及上述中国西南各民族使用的单簧气鸣乐器“筚尔”、“筚建”、“筚楞罗”、“筚”、“筚朗叨”等乐器的名称与印度类似葫芦丝的Been(宾)、pungi(喷几);芦管吹奏乐器pipli(筚朴巢)8);欧洲称管乐器为pipe(筚呸),称单簧直笛为pibgorn(筚朴勾)、还有称风笛pibroch(筚朴洛)等。不仅乐器的类属相似,乐器的名称也很接近。这些同类属乐器,以及称呼上的相似并非巧合,其中必定存在民族文化交往史中很值得人们深入探究的问题。

  中国大部分地区,以及历史文献上,人们更多看到的是竽、圆斗笙、方斗笙、葫芦笙、芦笙等乐器。葫芦丝虽在中国云南大理的历史上有相似的乐器实物,以及云南德宏州傣族、阿昌族、德昂族等民族一直使用这种乐器。但要证实一种乐器的真正起源,还有许多问题需要仔细分析后才能下定论。首先必须考证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大波那木椁铜棺是哪个民族的墓葬然后,再研究墓中出土的铜制葫芦是不是乐器?由于该物品并非是一件完整的葫芦丝,而云南有许多民族自古有葫芦崇拜的习俗,该铜制葫芦会不会是一件专门为祭祀制作的造型奇特的祭品?再则,即使专家们能够确定它是乐器,人们也不清楚它的真实造型与用途,是否与今天葫芦丝有同样的演奏功能?该铜制葫芦若是葫芦丝,为何古大理国的彝族、白族等主要居民,以及这些民族居住的广大区域里只留下葫芦崇拜的文化,而没人使用葫芦丝呢?

  因此,要证实一件乐器的来源,不仅要考证古文物的造型与功能是不是乐器,还需从时间、流传地域、使用民族、乐器名称、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等各方面进行严格的分析才能获得让人信服的结论。笔者认为,葫芦丝的起源会存在几种可能∶

  一种是,中国与西方、波斯、印度交往的古丝绸之路。葫芦笙经中国西南通往西域,由印度、阿拉伯乐器制作家改革成葫芦丝后又回传到我国云南的傣族、德昂族等民族地区;

  另一种可能是葫芦丝产生于大理,后因民族的迁徙而消失在发源地,却仍然保留于傣族、德昂族、阿昌族等民族中;

  还有一种可能是,根据中国许多民族使用的簧管乐器名称,以及这些乐器由西向东传播的迹象,葫芦丝还有可能是印度、阿拉伯人从欧洲单簧气鸣乐器中逐渐发展出来的。人们从印度人创造的许多乐器中可以看到,印度人制作乐器非常注重共鸣体的作用,他们不仅善用南瓜、葫芦瓜等制作各种弦乐器,葫芦丝的制作也会受这种原理的影响。

  此外,笔者从傣族的文化发展史中,并没查阅到葫芦丝是傣族传统乐器的有力证据。在缅甸出版的《缅甸民间传统乐器》里,使用葫芦丝的民族是克钦族(与中国景颇族同属一个民族),克钦语称葫芦丝为daw raw(朵洛)。该书中的掸族(缅甸掸族自称为dai与中国傣族同族),大都使用葫芦笙,却没有葫芦丝【9】。这里需要注重说明,景颇族、傣族大部分居住于国外,因此,国外的资料不能忽略。

  据笔者所知,葫芦丝在中国傣族地区盛行时间是在1980年代的德宏州。笔者亲眼目睹德宏州歌舞团的傣族音乐家、也是民族乐器制作家龚全国制作的葫芦丝,并亲自演奏推广了他改革的葫芦丝;之后,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葫芦丝以其优美的音色,动听的傣族歌曲,被许多乐器制造商批量生产;21世纪初,云南音乐界有不少老师教授这门乐器,并认为葫芦丝是傣族乐器将其向各地传播。

  从笙文化的发展史中让人们看到许多有趣的现象∶笙从中国古代起源地向各地传播之后,无论是笙的造型、歌舞表现、文化功能等,都会随不同时间、地域、国家、民族产生变化;缅甸古骠国除了使用葫芦笙外,还制造出非常奇特的牙笙、三角笙、两角笙,以及后来在古壁画上又出现类似凤羽造型的笙类乐器;泰国、老挝等民族使用的排笙虽与中国笙有渊源关系,却又以其特有的造型承传至今;葫芦丝的来源,虽还未能找到有力的证据给予定论,但从笙的传播地域、发展、融合、派生、变异、再创造、突破性发展等,给我们打开了人类文化发展的大视野,很值得人们去思考、研究。

  人类文化虽很复杂,但都具有规律性与非常活跃的非规律性的发展现象。由于人类文化发展中受自然与人为的破坏,出现许多断层,以及不同文化的碰撞产生变化与发展中出现变异等现象。而人类能够用文字记载历史事件的能力也仅三千年的时间。况且,两千年前的文字表达能力也不清晰。因此,人们不可能完全了解自身所有文化的发展过程,以及历史中出现过多少重要的事情与每一种文化的来龙去脉?人类文化曾受到何种冲击与破坏?人类居住环境与社会制度、宗教的区别,会产生什么样的思维,创造出什么样的文化?笙文化在传承或传播到不同的国家民族中能永远保持不变的造型?不变的歌舞?不变的文化功能吗?人类是如何根据需求,为适应时代,去改革、发展自身民族的传统文化?史学家与音乐学家们,面对零碎、残缺、断层、不完整的历史,能否找到正确的答案这一直考验着各门学科专家们的观察能力、收集能力、辨别能力、分析能力与论证能力。本文仅根据各国民族留存至今的有关笙文化的线索,试图从笙文化中寻找我们的祖先,以及使用笙民族之间的血缘联系与文化上的交流、融合、变异、发展等关系;本文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笙在某民族或国家属于接受传播,还是自身文化的承传与保留;也没能断定傣族葫芦丝是与葫芦笙属承传发展关系,还是由印度、阿拉伯、欧洲乐器制作家创造的乐器。

  实际上,在中国与东南亚民族中,不仅笙有文化发展链的关系,铜鼓、铜锣,以及各民族语言、习俗、思维、歌舞、祭祀等也能够找到许多有关联的文化链。本文《小乐器大文化————笙》仅借助笙来探讨有关文化链的问题,意在抛砖引玉。东南亚还有许多民族文化,还有待各国专家去收集、整理、掌握足够的证据,来解答人类文化史中存在的诸多谜题。

  ②《二十四史》唐书卷二十二下,《骠》中华书局,1979年。③《二十四史》唐书卷二十二下,《骠》中华书局,1979年。

  【3】张之良.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笙”【Z】.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581-582.

  【4】罗艺峰,钟瑜.音乐人类学的大视野【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162.

  【6】刘金吾.中国西南少数民族舞蹈文化【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74-78.

分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