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首页/光芒娱乐注册/首页
作者:an888    发布于:2023-11-06 01:15  

  首页/光芒娱乐注册/首页中华国乐,源远流长。为中国扬琴在世界扬琴大家族中彰显东方艺术特色;为向扬琴届彰显中国扬琴人百年来的奋斗历程;为扬琴届无数芊芊学子提供更专业的理论与学术研究。

  自清代以来,扬琴除了作为伴奏乐器广泛应用于戏曲、曲艺、器乐乐种、歌舞等传统音乐体裁外,还作为独奏乐器,在不同地区的人文环境中,形成了具有浓郁地域风格和色彩的扬琴流派。扬琴传入我国沿海地区后,开始逐渐发生变化,其中最早、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变化,就是把“洋琴”的木头琴槌换成了竹制琴竹。最早记录这一变化的文献资料是1751年刊行的《澳门记略:“铜弦琴(即扬琴),削竹扣之,铮铮琮琮。”由此可知,当时竹制琴槌已经用做击弦工具了。

  琴竹,是中国音乐家对击弦工具的称谓,又称琴笕、琴键、琴槌等,一般由富有弹性的楠竹制成。呈扁条形,分头、杆、柄、尾四部分:头用于击弦;杆为弹性段;柄用于手持;尾用于拨弦。传统上,有硬琴竹和软琴竹之分。硬琴竹短而厚,形态和尺寸上还保留着木槌原有的样式,这种琴竹灵活轻便,易演奏速度快、力度大的曲目,广泛应用于四川扬琴和新疆扬琴中。软琴竹改变了木制琴槌的形态,竹头小而轻,竹身薄而软,增加了琴竹长度,在广东、江浙等沿海地区广泛使用,适于演奏柔美抒情、明朗活泼的曲调。

  中国扬琴在击弦工具上“以竹代木”,绝不是一个简单地将材料“本土化”的问题。竹子固然是一种易得的材料,但从乐器功能角度看,归根结底取决于音乐表现性能和审美趣味的需要。实际上,琴槌材料的改变,深刻地反映了传统文化的底蕴。

  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史中,“松、竹、梅”被誉为“岁寒三友”,“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竹子均列其中。其杆挺拔秀丽,叶潇洒多姿,四季常青,独具韵味。苏轼诗《於潜僧绿筠轩》云:“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国人眼中,竹是最高雅的植物之一,既能美化生活,又可陶冶情操。

  竹与中国的音乐文化有着不解之缘。传统的吹奏乐器和弹拨乐器,大多以竹制造。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证实,自周以来,历代使用竹管定音律,故此,晋代就有以“丝竹”为乐种的名称。还有“丝不如竹”说的理论,唐代甚至把演奏乐器的艺人称为“竹人”

  传统音乐体系中,乐音的最重要特征,是大量运用带腔的音,这种传统已经升华为华夏音乐牢固的审美情趣之一,与民族艺术追求自由生动、以曲线美为特征的形式一脉相传。弹乐中的古琴、琵、古筝等讲究吟揉绰注,可谓千姿百态、变化无穷。既有“直线性”音响的稳定进行,更包含着大量的“曲线状”音响的变化进行,带腔的“音腔”,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强调“忌直贵曲,以曲为美”,讲究“余音绕梁,韵味隽永”,正是传统音乐的审美特征。

  传统音乐的特点,表现在器乐方面,最主要的有三点:第一是重视旋律表现,第二是富于即兴化的技巧展示,第三是强调音色变化。这是扬琴琴槌由木改竹的最重要的内在动力。

  首先,竹比木更具弹性和韧性,演奏旋律,特别使用“轮”的技法时,富有弹性,演奏者由此可以减少手臂动作幅度,加快击弦频率,产生连贯的“轮”音效果。

  其次,琴竹可以奏出木槌无法奏出的独特效果,如常用的“竹”“滑竹”技法。四川扬琴流派中,有一种称为“咕噜音”的演奏技法。将竹头在有支撑的指力作用下动击弦,发出一串弹舌似的“咕”声。音色变化方面,竹子本身的弹性为演奏者提供了施展各种手腕技巧改变音色的可能性。琴竹在触弦力度、速度和频率的变化方面,比硬直的木槌占有明显优势。另外,琴竹既可以当击弦工具,也可以作拨弦工具,在扬琴上奏出拨弦乐器的效果。

  随着扬琴在民间音乐中的广泛应用,上述影响扬琴琴竹发展的三个内在因素得到进一步强化,进而一步步推动了琴竹的改良和演变。早期琴竹多采用裸竹直接击弦,目前使用琴竹的竹头口沿上,都附以不同材料,如、皮革、毛毡、化学胶等,使击弦发音圆润柔和。

  传统琴竹是单音色琴竹,音响效果没有任何变化。为了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往往需要临时更换不同音色的琴竹,以求得音色对比。这就要求作品本身留有一定的休止时间,以便调换。为了缩短更换时间,在琴竹头上方再倒装一个较小的竹头,不加垫,称之“反竹”,“反竹”音色脆亮,与下方竹头形成鲜明对比。双音色琴竹是在传统的琴头上面(竹青部分)粘贴一小竹片,竹片的形状与单音传统竹头基本相似,只是略小。它解决了演奏两种不同音色的难题

  为了增添和声效果、加强音响厚度,一种改良琴竹研制而成,即双头琴竹,又称双音琴竹(如下图)。在常规单音琴竹后端,添加一个新竹头,右竹两竹头间距为琴马纵向三度音程的弦距,左竹则为四度音程的间距(也可同右手一样均由三度音程构成)。每支琴竹的两个竹头间离,可根据演奏者所用琴马三度、四度的距离确定。既可完全保持单音竹的传统演奏法,又便于奏出三个音和四个音的和弦音。演奏单音时两手稍起,用前面的竹头击弦。演奏三个音的和弦时,右手奏三度、左手奏单音,也可反之。它丰富了扬琴的演奏技法,添了和声效果,加强了音响厚度,增强了扬琴的表现力。双音竹的式样,反映了中国人接受西方和声体系的音乐时在工具上的改造思路,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工具对时代和文化的适应。

  双音移动竹根据双音竹改良变化而成。在左手一支琴竹上挖一个长度为四度的音槽,左手的另一支琴竹固定在槽内能够上下移动,往上移动可变成三度,复原后变成四度。右手的两支琴竹与左手两支琴竹不同的是,可往上移动变成二度音程,复原后变成三度音程。变音移动是用拇指往后推拉,食指和中指辅助起固定琴竹作用。特点是:和弦变音迅速,一个琴竹可奏出二度和音,为扬琴表现多声织体及和声功能提供了良好空间。

  将一般常用的竹头削平,粘上用钢琴槌毡制成的琴竹头。形状和尺寸与常用琴竹一致,只是把厚度再增加0.2厘米,粘合后再用丝线将粘和处两端捆扎。毡头琴竹可以消除以往扬琴存在的“铁丝味儿”及铁丝振动产生的不良音响,同时保持扬琴原有的细腻秀雅、明快活泼。毡头琴竹适用于各种改良扬琴的演奏,特别适合低音扬琴和律吕式大扬琴使用,也可用于伴奏、小合奏等形式的演奏,发音效果均佳。

  竹头间的距离依据琴马间的距离而定,左右手不同,但是相互对称。能隔马击弦,奏出多种和弦。特点是两竹都能奏三度和四度的和音。旋转琴柄,还可以选择不同音程。为了使改革琴竹尽可能接近传统琴竹的手感和便于掌握角度,槌头可选用轻质的代用材料制作,琴竹中间部分可选用弹性好的金属材料制作,手柄加工成方形。

  把两个单音琴竹叠在一起,左手用的一支在竹柄中抠出四度音程的音槽,另一支琴竹固定后,即可上下左右移动。右手琴竹作法与左手琴竹大致相同,区别在于在右手琴竹头上抠三度音程的音槽。特点是:能够完整演奏慢速的和声进行,可以交叉过马演奏。

  把常用的竹头去掉2/3,再粘上比竹头大一点的海绵体,用丝线将粘和处两端捆扎,竹身的软硬度可按演奏者要求削成即可。特点是:音量小,只有演奏者本人能听到,以达到练琴时不影响他人休息的目的。

  脱离竹质、运用全新材料制作“彩竹”,堪称扬琴弹奏工具研发上的创举。“彩竹”是在对扬琴的音质、音色、表现手段和潜力的不断发掘与探索中诞生的,是有益的尝试。彩竹,由高科技塑料合成材料制作而成,外型和使用方法与一般琴竹相同。目前开发的“彩竹”分为“透明系列”和“标准系列”,各有10种不同颜色。“透明系列”(由聚碳酸酯制作)的柔韧性最好,不易折断,使演奏者不会有断竹的心理负担和压力。“标准系列(由苯乙烯系塑料制作)更接近竹子的弹性,因而很容易适应。两种系列的彩竹可以机械化制作,成本低,节省自然资源。按演奏者需求,可以做出不同轻重、薄厚、长短等规格,使演奏工具更具人性化。彩竹有着绚丽、时尚的色彩,丰富了视觉效果,同时可适应不同演奏者的喜好,使演奏过程获得更多的愉悦和乐趣。由于使用塑料合成材料,加之比重可以不同,带来不同的音色变化是十分自然的。另外,彩竹表面的细纹有着防滑作用,重量较普通琴竹略重一些,有练功槌与琴竹合二为一之功效。“彩竹”的局限是弹性不如普通琴竹,时有振感,有待于完善,但其优越性值得肯定。

  琴槌材料的“竹化”以及由此产生的演奏技巧和音乐风格的变化,使欧洲的“洋琴”在中国奏出了符合中国人审美习惯的音乐,这就是扬琴在中国本土得以扎根、开花、结果的主要原因。纵观扬琴在中国产生的变化,两个重要因素对这件乐器的“本土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一是琴槌的变化,第二是调律系统的变化。本文讨论的主题就是琴槌变化对中国扬琴音乐风格的影响。

分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