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优游娱乐-优游平台-「智能云注册」
作者:an888    发布于:2023-11-02 00:46  

  优游娱乐-优游平台-「智能云注册」这是“世界民谣之旅”的第七十七期。除了你现在看到的图文版,还有在喜马拉雅播出的电台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上一期我们介绍了印度音乐世界里的人,这期我们来看看他们手中形形色色的乐器。

  正如许多印度音乐大师所言,音乐不只是一种消遣,更是一条通向神灵的途径。那么想要走上这条神秘而美丽的道路,你可能会需要一些“交通工具”,也就是乐器。印度的乐器种类非常多,想要一篇文章介绍全面是不可能的,这期内容里,我会挑选一些最为常见的乐器来给大家介绍。

  先说一下乐器的制作,大部分的印度乐器都是纯手工制作的,为什么说“纯手工”呢,因为我们常见的很多乐器虽然是工厂生产的,但在一些环节上依然需要依靠人工而不是全程由机器制造。然而即便如此,量产的乐器都有统一的标准,就连材料也有明确、科学的参数可以去控制品质。而纯手工的乐器中,不同地区、不同制琴师甚至同一个制琴师的不同作品,在音色、工艺、具体尺寸形制上都会多少有些不同。这样的好处是,优秀的制琴师懂得如何让天然的材料最佳地发挥出它们个体的特色,每一支乐器都是独一无二的。而坏处则是总有一些不可控的因素会导致品质上的参差不齐,而且有名的制琴师往往不会存有现货让顾客选购,想要购买就只能下订单然后排队等待。

  前段时间听朋友说了一件奇怪的事情,他在巴基斯坦订购了一只热瓦普(rubab,也可以叫拉巴布、鲁巴布),这是一种流行于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北部的乐器,和新疆的热瓦普音色外观都非常不同。他等了很久都没有收到,制琴师说是因为在找一种特别的宝石作装饰。又过了很久,当他终于收到的时候才发现,所谓的宝石竟然是彩色塑料,他又花了很大功夫抠掉这些塑料。好在琴的声音还不错,而且这种乐器的共鸣非常强大,很能让人沉浸其中,于是他经常自己一个人长时间地弹这把琴。可是他发现每次弹上半个小时就会头疼,屡试不爽,换别的乐器就没事,最终只好卖掉这把琴又买了一把二手的现货,之后便没有再头疼了,而且每次弹奏都感到身心愉悦。总之就是,这种纯手工的乐器都是有自己个性的,适不适合自己真的要看缘分。

  回归正题,现在开始介绍印度乐器。首先要介绍的是知名度最高的印度乐器西塔琴(Sitar)。西塔琴是一种发源于中世纪的乐器,18世纪开始繁荣发展,而直到19世纪才最终变成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西塔这个名字来自于一种波斯乐器赛塔尔(Setar),意思是三弦,但是这两种乐器并不十分相似,所以也有人认为西塔琴并不是起源于赛塔尔,而是从印度本土的维纳琴(Veena)。“维纳”这个词其实可以指印度次大陆的各种弦乐器,所以西塔琴其实也算是一种维纳。而最早的维纳琴在《梨俱吠陀》中就有记载,也就是说至少有三千年的历史了。

  无论如何,现在的西塔琴已经是一种高度复杂的乐器了,它有18到21根琴弦,其中一般有七根用来弹奏,其余都是共鸣弦,这就让它的音色非常饱满而且延音悠长。可以弹奏的七根弦中有四根用来演奏旋律,三根用来演奏持续音。这些设计虽然独特,但并不能说是独一无二,真正让西塔琴能够发出那种独特泛音的设计其实在于琴码。一般弦乐器的琴码都是在一个点上接触琴弦,但西塔琴的琴码是一个面,琴弦逐渐搭在琴码上,在被拨响的时候琴弦的振动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琴码的阻碍,于是就产生了像吉他打品一样“biangbiang”的声音。除此之外,西塔琴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它的品格可以根据演奏者想要演奏的拉格而移动位置。西塔琴的共鸣腔是用半个大葫芦做的,有时候还会在琴颈最上端安装一个小葫芦来增加共鸣,而制作琴颈的材料是香椿木或者柚木。所有这些来自植物的材料都需要自然风干数十年,一些制琴师还有渠道获得更加古老的材料,但这些渠道据说是绝不能外传的商业机密。

  在西塔琴演奏家的身边,常常还会有一位萨鲁德琴(Sarod)演奏家,比如拉维香卡的搭档和挚友阿里·阿克巴尔·汗。阿里是顶尖的萨鲁德演奏家,也是拉维香卡恩师的儿子,他们相当于是半个亲兄弟了。据拉维香卡回忆,他的恩师阿拉乌丁·汗有一次在给他上课时严厉批评了他,导致他非常难过并决定离家出走。之前我们介绍过,印度传统音乐的传承和中国一些传统艺术一样,也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情况,徒弟住在师父家里,是家庭的一员。当时拉维香卡已经去火车站了,只是错过一班车才没有立刻走掉,正是阿里的劝说和挽留,让他留在了师父身边,终成一代大师。可以说,如果没有阿里,也就不会有拉维香卡,说不定西塔琴也就不会像今天这样被全世界所知了。

  萨鲁德也是印度最受欢迎的弹拨乐器之一,虽然在国际上的知名度没有西塔琴那么高,但在印度音乐中也是极其重要。就像阿里之于拉维香卡,萨鲁德和西塔在音乐中也是相当互补并且配合效果极好的。西塔高音甜美、泛音丰富,萨鲁德则是深沉厚重、温和圆润的。而且西塔琴有品,萨鲁德没有,这也让它可以演奏西塔琴难以演奏的连续滑音。萨鲁德大约在18世纪成为今天的样式,而它的起源就是我们之前提到过的拉巴布热瓦普。萨鲁德的琴弦也很多,有17到25根,其中4到5根用来演奏旋律,另有一根或者两根低音弦,其他也都是共鸣弦。萨鲁德和热瓦普都有一种非常奇特的设计,就是琴颈和琴身是一体的,而且都是空心的,这样一来共鸣腔的体积就更大了,加上琴身的面板是皮质的,整体的声音弹性就会很好。

  除了西塔和萨鲁德,印度还有很多弹拨乐器,比如各种名字里有“维纳”的琴。还有一种我想介绍一下的琴叫作坦普拉(Tanpura),乍一看它和西塔琴差不多,但是它只有四根弦,而且不用来演奏旋律,只通过四根弦的固定音来给人声或者其他乐器作为框架支撑。这样听起来好像挺没用的,但在印度音乐中坦普拉的出现频率其实很高,我们经常听到一些曲子里好像有西塔琴的声音,但是整首曲子从头到尾这个音色只演奏同一个音,那就是坦普拉了。

  现在我们来看看打击乐。印度打击乐的类型就更多了,我只挑两种来介绍。第一种是桶型双面鼓,顾名思义就是鼓身是一个桶,两面蒙上鼓皮。这类的鼓在世界各地都能找到,而印度的桶型双面鼓比较有特色的地方在于,两个鼓面的大小不同,而且桶也不是规则的圆柱形,而是不对称的两个直径渐渐变大的桶连接在一起。这样拍打两边发出的音调、音色都会有明显的不同。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少年派在舞蹈课上打的就是这类鼓,它们可以通过用手的不同部位击打鼓皮的不同位置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听起来非常丰富。两个鼓皮之间有许多皮绳捆绑,通过拉紧放松这些皮绳可以改变鼓皮的音调,以更好地配合旋律乐器。在较小的鼓皮中间,人们还会涂上一种用米粉、氧化铁和淀粉制成的调音膏,干燥之后让鼓的声音更加清脆有力。

  这类鼓在印度还细分出很多不同的种类,北方常用的是用陶土制作的,叫“帕卡瓦吉(Pakhavaji)”,南方常用的是用菠萝蜜木制作的,叫“木里丹加(Mridangam)”。木里丹加最初可能也是陶土制作的,因为这个词本身在梵语中就有泥土的意思,在古印度的传说中,它是神明演奏的首选乐器。随着制造技术和演奏技巧的不断发展,这类比较复杂的打击乐器已经不仅限于给旋律乐器伴奏,而成为可以独奏的乐器了。

  另一个要介绍的打击乐器是塔布拉(Tabla)。其实在介绍拉格和塔拉的那期我已经简单介绍过塔布拉了,它也是一种高度发展后的打击乐器,在这里我就只讲一个故事。传说曾经在印度有一些帕卡瓦吉演奏家的竞赛活动,在一对一的比赛中输掉的一方,他的鼓会被劈成两半,这对于鼓手来说是莫大的耻辱。18世纪有一位著名的演奏家叫西达尔·汗,他在一次比赛中输了,于是他的鼓也就被劈开了。失落的西达尔·汗把心爱的鼓的残骸带回了家,把两半鼓立起来继续拍打,人们发现这样演奏依然非常好听,于是就有了作为一对单面鼓的塔布拉。这只是个传说,并不被学者们认可,因为一对单面鼓这种形式的打击乐器早就已经存在了,但这个故事可以让我们形象地理解这两种不同形式的鼓其实在演奏上是有一些共同点的。

  除了弹拨乐器和打击乐器,印度当然也还有很多吹管乐器、弓弦乐器等等,篇幅所限我只能挑几个常见的,简单用一句话带过了。班苏里笛(Bansuri)是印度最常见的管乐器,是一种多用竹子制作的横笛,也是我们上一期提到的印度音乐之神克里希那的御用乐器。萨朗吉(Sarangi)是一种短颈的弓弦乐器,名字来自于印度神毗湿奴的弓,但与尼泊尔的民间乐器萨朗吉不同,印度萨朗吉有许多共鸣弦,而且通常会演奏复杂的古典音乐。印度桑图尔(Santoor)是伊朗桑图尔的变体,有一百根琴弦,所以也叫“百弦维纳”,和中国的杨琴原理相似,用小锤敲击琴弦发声。以上这些仅仅是因为我见过所以姑且认为是比较常见的印度乐器,还有更多更多我没见过甚至没有听说过的印度乐器,大家如果感兴趣也可以自己去搜索。

分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