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优游娱乐-登录网址
作者:an888    发布于:2023-10-30 00:24  

  优游娱乐-登录网址广南,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人文积淀丰厚,山水资源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在这片古老而静谧的山水和各少数民族建功立业的土地上,正依托祖先与自然的馈赠,走过峥嵘岁月、兼容并蓄、水乳交融,以句町古国的瑰丽注入中华民族文明的洪流。铮铮作响的铜鼓,是广南先民用青铜书写而就的辉煌史诗,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沧桑,至今仍然有着鲜活的生命力,它时刻唤起这片土地上的族群记忆,也成为广南人走向未来的步调中铿锵动人的韵律,成就了“世界的世外桃源、乡村振兴示范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战略定位的“天之广•云之南”—原生态健康生活目的地。

  铜鼓,壮语称作“宁董”,是中国南方濮、越人创造的一种重器,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之瑰宝。铜鼓文化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春秋初期,距今已有2700年的历史。《魏书·獠传》卷三百六十九载:“俚獠制铜鼓。”文中所说:(獠)铸铜为器,大口宽腹,名曰铜爨。唐代刘恂《岭表录异》卷上说:“炉铸之妙,实为奇巧。击之响亮,不为下鸣 。”清乾隆《开化府志》就有“击铜鼓、铜沙锣以祀神”的记载。铜鼓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文物,集冶金、铸造、绘画、雕刻、音乐、舞蹈于一身,凝聚了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世世代代的心血和才智,并融入了壮族的三元宇宙观念和万物分公母的哲学思维,它由炊具发展而成集重器、礼器、神器和乐器于一体的多功能青铜器,有一套完备的文化体系,从而成了壮族祖先基业的标志,后代命脉所出、精神所在的心灵圣殿。所以从古至今,铜鼓一直活在壮族社会之中。它是研究濮、越人等民族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的一部不成文的百科全书。而广南作为句町古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是铜鼓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广南知府李熙龄作《铜鼓遗珍》诗句描绘得生动形象:

  铜鼓作为西南少数民族的一种特殊器乐,最根本的特性就是起到了各种不同的文化功能;它既是宗教之神乐,又是伴舞之娱乐,更是人们精神的动力,其物质文化基础是青铜文化。从广南小尖山和黑支果牡宜等古墓群出土的大量铜器来看,古代广南铜矿资源比较丰富,早在战国时代,铸铜技术就比较成熟;明朝就有“滇铜南运”过广南之说,广南府还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开始设炉铸“宝云”铜钱,历时23年。丰富的矿产资源为古代广南铜鼓文化乃至整个青铜文化的问世与发展提供了便利的物质条件,所以广南出土和传世的铜鼓较多。《后汉书·马援列传》中载:东汉初伏波将军马援南征平叛得“骆越铜鼓”,融化后铸成铜马。其事发生在古句町国广南境内。从此这个中国西南濮、越人重要的文化图腾——铜鼓进入了中原人的视野,这是史籍中关于铜鼓最早的记载。

  西汉羽人船纹铜鼓,是1919年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黑支果乡阿章村被村民发现的一面精美铜鼓,由于出土的地方叫做“阿章”,就命名为“阿章鼓”,也被称为广南铜鼓。其鼓高47厘米,鼓面直径68厘米,面饰太阳纹,分14芒,其外分5晕,饰多种几何图案,充分反映了中国南方古人对太阳的崇拜。鼓胸饰船纹,共有4组,每船上表现人物4-5人,人物头上带羽冠;鼓腰饰椎牛纹、鸟纹、舞人纹等,纹饰生动、自然,有的手舞足蹈,有的在以牛祭祀;鼓胸与鼓腰之间饰4耳便于悬挂。这件铜鼓最引人注目的是胸部装饰的船纹记录了一场规模盛大的祭祀活动,船上的众多人物有巫师、划桨者、掌舵者等等。大家都各司其职,祭祀的四艘船上以标柱上高悬鼍纹的船为首然后围绕着铜鼓按照顺时针方向行驶。第一艘船的平台上放置有无头俑,是用来祭祀的水神,因此这艘船是祭水神的船。第二艘船上有一个巫师坐在台上右手向后挥舞手掌,而张开这种手势的是古滇族人舞蹈手语的一种,这个人所扮演的是正在接受祭祀的祖先,这艘船应是用来祭祖的船。第三艘船上的巫师们,有的击鼓、有的手舞足蹈,标注上日轮旋转,这艘船是迎神的船。在第四艘船上,一个巫师屈膝坐在平台上扮演被祭祀的人,由此可见这艘船应该也是用来祭祖的船。由于船的标柱上羽毛迎风飘动,因此它又兼具风角船的功能,风角是中国古代人根据观察西面的风来占卜吉凶的方法。铜鼓上所描绘的场景,应该是一场规模宏大的求雨祭祀活动,古时候人们认为龙能主宰江海,便对龙怀有无限的崇拜之情。一旦遇到大旱之年,人们便举行祭祀活动,祈求江海里的龙王喜降甘霖、滋润大地、保佑庄稼丰收、人畜平安,整件铜鼓器身的纹饰带有浓郁的云南地域文化特色。相传在句町古国故地广南的一些村寨,经常遭到外来部族的骚扰,为了抵御侵略,村民建起了一座高大的鼓楼并在上面安置一面铜鼓,当遇到敌人时就敲响铜鼓,通知各村寨的乡民共同抵抗。此后人们便认为,铜鼓可以驱除妖邪、保卫家园,也被人们赋予了神秘的功能。后来铜鼓被人崇拜为通神的礼器,主要用于祈求风调雨顺、人寿年丰。

  广南“阿章鼓”造型端庄,铸造精细,纹饰华美,光泽闪亮,无锈蚀且规整、圆滑,代表了“石寨山型”铜鼓的最高成就,它价值千金,一鼓“可易千牛”“获鼓胜获十万军”,现珍藏在云南省博物馆内,为镇馆之宝。“阿章鼓”面世之后,境内陆续发现42面铜鼓,在全球出土的8种铜鼓类型中,广南就拥有5种,其中出土于五珠乡的沙果Ⅱ号春秋早期铜鼓,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铜鼓之一。因此,广南被誉为“铜鼓之乡”。其原始古朴的“祭铜鼓”“跳铜鼓舞”在广南民间经久不衰,被誉为世界铜鼓文化演绎的“活化石”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曾以《铜鼓的回响》亮相央视《走遍中国》栏目。至今广南壮族、彝族还保持着“先祭鼓,后祭祖”的传统,在许多重要的民俗和节日活动中都使用铜鼓。

分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