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凤凰娱乐-首选注册
作者:an888    发布于:2023-10-11 17:10  

  凤凰娱乐-首选注册南方的山野,少不了竹林的点缀。“万能”的竹子,滋养了山民,也滋生了少数民族的器乐。芦笙,便是广西最常见的乐器之一。

  这种多民族的气鸣吹奏乐器,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称谓。苗族称“梗”,侗族呼“伦”。在广西的融水苗族自治县和三江侗族自治县,每逢节日,都能听到芦笙的“呼噜”声。记者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一个苗族村,曾幸运地看到一场原生态的“芦笙踩堂”。

  当地苗族人说,芦笙在他们祖先告且和告当的远古时代就出现了。相传告且和告当从天公那里取得谷种撒到地里,可惜播种的谷子收成很差。百无聊赖中,告且和告当从山上砍了6根白苦竹扎成一束,放在口中吹述衷肠。奇怪的是,地里的稻谷在竹管吹出的乐声中,长得十分茂盛,当年获得了大丰收。从此以后,苗家每逢喜庆的日子就吹芦笙。

  文献记载的芦笙已有3000多年历史。但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竽、笙之类的器乐,“滥竽充数”的典故就是最好的例证。到了唐代,宫廷专有芦笙演奏。如今的芦笙,没有宫廷的曲高和寡,有的是民众的喜闻乐见。它不仅是一种单纯的民族乐器,还是苗族青年成婚的重要“媒介”

  每当风清月夜,小伙子手捧心爱的芦笙吹一首婉转悠扬的爱情曲,姑娘们闻声就心领神会以歌相对,芦笙便成了“红娘”,以一种优美的“语言”,倾吐爱慕之情而逢年过节,婚嫁喜事,起房盖屋,芦笙便成了欢乐的传递者。陆游的《老学庵笔记》中就曾记载少数民族民俗中赛芦笙的热闹场面:“农隙时,至一二百人为曹,手相握而歌,数人吹笙在前导之。”

  苗族与侗族芦笙形制大同小异,但音色与形式有所不同。苗族芦笙多是中型,笙嘴较长。侗族芦笙分大、中、小号成套系。在苗寨里,记者常看到他们的芦笙与舞蹈密不可分。那些撷取生产生活的舞姿,花式很多,如围圈、换背、赶老虎、鱼上滩、鸡打架、踩八卦等等,伴随活泼欢快的节奏,转、跳、甩、挪,还有倒吹、踏肩吹,隆林各族自治县一带的苗族芦笙舞已提炼为坡脚舞、滚地龙、跳油锅真是多姿多彩,丰富情趣。

  在三江的一些侗寨,每个寨子都有芦笙队。少则十几人,多则百余人。对侗族人来说,吹奏芦笙是他们祭祀不可或缺的仪式。不过,有别于苗族的跳动,侗家人习惯不动,只是左右摇摆。围成一圈一圈的,整套芦笙上阵,鼓楼芦笙踩堂便在声势浩大中奏响。有的几个村寨芦笙队集合在一起,数百架芦笙聚于一堂,音乐不似苗族的丰富活泼,而是深沉雄浑,那排山倒海之势蔚为壮观。

  不管是苗族芦笙,还是侗族芦笙,抑或彝族、仡佬族等民族的芦笙,不正是一种民族的大合奏么?如果广西的青少年喜爱芦笙比钢琴还普遍,那是不是该来一场欢乐的“芦笙踩堂”呢!(记者林雪娜)

  概要:12月6日,记者从首届美丽南方·菊花文化节新闻推介会上了解到,首届美丽南方·菊花文化节将于12月20日在南宁市西乡塘区美丽南方开幕,持续至明年1月20日。

  概要:大型历史音乐剧《屈原》正在进行首轮演出。据悉,音乐剧《屈原》首轮演出将在北京持续至6月2日,此后将于6月6日至10日晚在屈原投江地汨罗江畔的屈子文化园演出。

分类导航